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改革性研究
星雲大師以「革新佛教運動」作為一生使命。在新的歷史條件與形勢下,大師系統地創立人間佛教的理論體系,並終身孜孜不倦實踐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有其形成的歷史背景,有其實踐的具體內容,有其內在的理論依據。人間佛教對傳統佛教的改革,並不是對佛陀教法的偏離,也不是佛教的世俗化,而是星雲大師在新的歷史條件與形勢下「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對佛陀本懷與佛教的根本教理,進行重新定義、詮釋與實踐而產生的「現代新佛教」。人間佛教「改革」之「新」的根本意義,在於星雲大師契理契機,「恆順眾生」,以善巧方便來演說、實踐佛法新的內容。因此,人間佛教在本質上來說,是傳統與現代融和之現代化的佛教。
菩薩人格的內涵及其養成—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格理念為例
星雲大師宣導回歸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主張佛教要走入人間和社會,以解決人心問題和社會問題為目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星雲大師在其人間佛教理念中將人格作為一個重要的命題來闡述,注重經由實踐佛法達到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昇華,逐漸從做人到成佛。人間佛教以其獨特的世界觀和自我觀,構建了一個人格理論系統,其中菩薩人格作為一種人格類型,最能體現出人間佛教的人間性和生活性。菩薩人格以慈悲為首要特質,以利他奉獻為核心價值取向,以本具的佛性和對佛教的信仰為主要發展動力,強調經由佛法指導,在行佛中的實踐養成。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社會思想芻議
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的宣導者和實踐者。星雲大師在數十年的弘法利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系統的佛教社會思想,內容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本文選擇星雲大師的政治觀、家庭觀、教育觀進行初步分析,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社會思想的理論創新與實踐開展,彰顯人間佛教的現代性意義,從而促進佛教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會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會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Humanistic Buddhism
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 ─以「本土化」為核心
自兩漢之際佛教由中國經百濟進入日本,中日佛教便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作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佛光山與日本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1963 年星雲大師參加訪問團展開對日本、新加坡等國考察的旅行,就與日本佛教界結下了深刻法誼。1993 年,佛光山在日設立第一處道場東京別院,至此,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化之路已經走過30 年的沐風櫛雨,取得了斐然的弘法果實。 星雲大師提倡用「本土化」來弘揚人間佛教之精神,佛光山在日本的本土化弘法實踐便是「自覺行佛」的良好範例。本文從人間佛教與日本的前緣開始,對佛光山的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日本佛教界的交流進行整理,從本土化的四個核心要點「語言本土化、風俗本土化、習慣本土化、教育本土化」出發,分方面探討佛光山人間佛教在日本的弘法實踐,研究其將人間佛教理念融入當地社會的多種方式。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著名學者湛然在整理和解釋智顗大師著作時,以「判教」做為解經方法。湛然結合問答辯破、專題論義和章句訓詁三種方法,促使祖師的著述成為天台宗的根本典籍。浙江工業大學鄭興中教授則在〈《大乘義章》與解經學:基於教理解釋的視角〉,探討《大乘義章》是如何組織教理,教理解釋的重點是什麼,並分析它與印度毗曇學的差異。這樣的研究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唐代天台宗的解經方法,以及《大乘義章》在佛教教理解釋方面的獨特貢獻。通過對這些經典著作的細緻分析,可以進一步闡明佛教解經學的發展脈絡。 第二場首先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楊維中教授發表〈吉藏對《勝鬘經》對於如來藏思想的創造性詮釋〉,楊教授一方面探討吉藏在詮釋如來藏觀點方面的獨特貢.....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雲大師認為僧團與信徒平等如鳥之雙翼,人間佛教的弘揚應當一起努力。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在開幕典禮中指出,星雲大師認為僧團與信徒平等,如鳥之雙翼,人間佛教的弘揚應當僧信一起努力。 佛教教理的弘傳,大多藉講經說法的方式,此研討會可以增強讀書會宣講員導讀的技巧,並應用其他輔助方式深入本土化。期勉眾人有所收獲,把所學帶回自己所屬道場。 星雲大師指出,本土化的核心重點是用當地的語言、風俗、習慣、教育去深入。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表示,所謂「本土化」是透過閱讀、辦活動、遊戲、說故事等,不同方式傳達到當地的社區。妙光法師期望透過研討會,激發更多新的傳.....
懷念星雲大師 未來的佛教必然是人間佛教
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是一部專注研討當代人間佛教思想家、理論家、實踐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著作。本書有5大重點,首先,確立星雲大師弘法的時間軸;第二、論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特質取向;第三、提出星雲大師十大貢獻主張;第四、論析星雲大師為佛教現代化第一人;第五、提出星雲大師思想具有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之內涵。 在這場論壇中,程恭讓教授從「人間佛教研究的方法論」、「人間佛教合法性的理論探索路徑」、「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張力特質」、「人間佛教未來的展望」四個面向來闡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傳統佛教、現代佛教、未來佛教的承繼、連接和開創。 程恭讓教授以佛教史的眼光為「星雲.....
佛典翻譯數位化 佛光山展現人文底蘊
圖說:蘭卡斯特教授於開幕典禮致詞,表示數位化是時代的趨勢,但仍要考慮「人」的需求。 圖/鄭淳云提供 人間社記者 鄭淳云 新加坡報導 佛典翻譯數位化 佛光山展現人文底蘊 「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2019 新加坡年會暨聯合會議,10月15日起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展開為期4天的議程。應《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蘭卡斯特教授(.....
首部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學術論文叢書盛大發行!
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學術論文叢書盛大發行! 首部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學術論文叢書盛大發行!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70餘年來始終不遺餘力,倡導、實踐、推動、落實人間佛教弘法模式,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理論和事業,已成為當代人間佛教及當代全球佛教的重要典範。 2022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結集11位重量級佛教學者的研究著作,推出全新學術巨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並將於12月7日在漢學研究中心舉辦新書發布會,12月9日至11日在佛光山舉行研討會,歡迎有心研究佛光學的人士報名參與,共赴法海盛筵!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 時間:2022年12月7日(三)1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