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情義人生 有您真好
情義人生 有您真好 A Life Lived in Commitment and Righteousness; It’s Good to Have You.
入鄉隨俗 順應人情
入鄉隨俗 順應人情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Adapt to local customs.
利樂有情 給人歡喜
利樂有情 給人歡喜 To Bring Benefit and Joy to Sentient Beings; Give others joy.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Professor of Asian Civilizations, MIT)鄧津華主持。 論壇在麻省理工Wong Auditorium舉行,吸引該校教授、學生、校友等近200名來自各界的聽眾。這是疫情後少數實體活動之一,麻省理工學院院長Melissa Nobles特別出席支持,與會校方代表還包括公平與包容辦公處副處長Karl W. Reid和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院發展處副處長Anne Marie Michel。佛光山代表有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督導趙辜懷箴、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妙璽法師、紐約道場監寺有霖法師,休士頓中美寺覺法法師,以及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紐約協會會長陳.....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多次想對欺負者惡言相向,然而星雲大師講述的「一半一半的世界」讓她學會忍耐,提醒她要保持平和,乃至用創意的方式克服外界給予的挑戰。經過一次次的堅持,最終獲得同學的接納與尊重。妙光法師表示,慈悲不僅是一種情感或態度,更是個人主動選擇的行為。她很感念自己忠於自己回應困難方式的選擇,另也引喻《法華經》的「火焰化紅蓮」,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培養慈悲與智慧,時時以正念轉化瞋怒與惡念。 即時行動是關鍵 自他同體 妙光法師進一步分享,近期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的教導中學習到慈悲的內在意涵:唯有真正體認老病死等痛苦是人類的共同處境,才能生起深刻的同理心。慈悲正源於這種「自他同體」的平等觀念,而.....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考。「星雲大師一生思考如何應對當下的人心問題,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人間佛教當代化的表現。」李四龍說,如今在高科技的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必然迎來全新的闡釋與實踐。 王雪梅介紹人間佛教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的情況,以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滿徹法師曾在德國弘法為例,說明佛教與德國文化的交流,始於人間佛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與德國文化具有共通性。人間佛教在德國依然重視文教,在交流中推行德語翻譯、舉辦博覽會等,對於佛教在德國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認為佛教傳播需要神聖敘事的建構,同時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尤其應關注文化的傳播現象,有助於理解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國際化歷程。 談及人間佛.....
動,並可於院區借閱本院圖書。 (三)申請訪問期限至少一週,最多六個月,如有特殊需要,得申請延長。 (四)如需採訪佛光山法師及員義工,受訪者須填寫「田調採訪許可證」〔附件四〕。 (五)本院視情況為訪問學人(員)安排一場學術講演或專題課程。 (六)訪問結束時,請將研究內容以電子檔送繳本院備查。將來於學術會議正式發表 和出版時,應註明本院對此次研究工作之協助,並以電子檔送繳本院備查。 八、其他 (一)歡迎投稿本院學術會議和《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徵稿訊息請見本院官網: http://www.fgsihb.org (二)非台籍人士者,申請前請先參考「移民署—各類人.....
暢談觀音藝術造像人間化的發展與演變
高;而也正因為觀音悲天憫人的形象,所以足以跨越各宗派、各學說甚至階層藩籬,引起世人共鳴的普遍性價值。 最後如常法師分享佛光山大悲殿白衣觀音造像的因緣,民國58年大悲殿開工,在佛光山剛剛開山、經濟拮据的情況下,大師與學生徒手親製萬座小觀音像,也與工人一起蓋殿堂,即使沒有任何資源,大師依然在艱困中成就了一座慈悲的道場,自己也變成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陳玉女則分享生活中從觀音信仰獲得的感動,她體悟唯有時刻把觀音嵌入心中、學習觀音的無記、放下、自在,擴大內心的軟體空間,才能做到包容、給人自在。 最後妙光法師為論壇作結,從三月起陸續舉辦的三場觀音論壇,分別從經典、歷史及藝術的視角,引領大眾走入人間佛教的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