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割捨
用生命感動生命—星雲教育獎
叢林的教育法
過去中國大陸的佛教寺院,一如現在的大學,具有教育的功能,稱為「叢林」。《大智度論》卷3 記載,「叢林」指眾多僧眾聚集一處修學,猶如樹木生長整齊有序。它是陶冶人格的大冶洪爐,也是辦道的修鍊所,因此,又有「選佛場」之稱。這些叢林的規劃很完善,無論從建築結構、人事組織,甚至寺院供奉的佛菩薩聖像等,處處都表現著完美的教育。
肉身緣盡,覺哀順變
研究員-李四龍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長 北京大學佛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李四龍 中國佛教史 佛教哲學 《天台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2003,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2009,大象出版社) 《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2009,北京大學出版社) 《有哲學門以來:北京大學哲學系1912-2012》(2012,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美國佛教:亞洲佛教在西方社會傳播與轉型》(2014,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
研究員-段玉明
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 段玉明 宗教歷史與文化 《寺廟與中國文化》(1990,三環出版社) 《中國寺廟文化論》(1993,吉林教育出版社) 《中國寺廟文化》(1994,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南寺廟文化》(2001,雲南教育出版社) 《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2004,巴蜀書社)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與文化系(今文化與宗教系)哲學博士.....
研究員-龔雋
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部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基地」外聘研究員 《新史學》(中華書局)學術編委 《漢語佛學評論》(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 龔雋 中國佛教思想史 比較宗教學及中國哲學史 《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第31輯)(1995,文津出版社) 《禪學發微——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史研究》(2002,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 《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2006,北京三聯書店) .....
研究員-陳劍鍠
文藻外語學院通識中心講師 香港教育學院語文講師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學系副教授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主秘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訪問教授 陳劍鍠 中國彌陀淨土思想 宋明理學 華語語音教學 華語閱讀教學 《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2002,東大圖書公司) 《淨土或問.導讀》(2004,東大圖書公司)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2009,商周出版 / 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佛教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