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善生經》的青少年自我管理學
佛教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管哪一個國家、團體,或是任何一個公司、行號,要想經營、發展得好,首要之務,必須有傑出、優秀的管理人才。所以,在當前各種「管理學」興起之際,人才的養成、栽培,尤其是青少年如何自我學習、成長,把自我管理成一個信仰純正、人格健全,無論在思想或行事上,都能懂倫理、守秩序、有愛心,尤其具有責任感,成為一個有著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社會中堅分子,這是每一個國家、社會都不可忽視的育才之道。
星雲大師觀音管理法研究
星雲大師提出的觀音管理法既是對佛教的複興,又是在以西方理論為核心的管理學中發出東方的聲音,溝通佛教與社會,平衡傳統與現代,將精神因素和現實存在連接,實現從個人信仰到現代社會信仰的轉型。觀音管理法並非只是簡單的從觀音信仰中提煉出與現代管理相契合的部分,而是在恪守佛教傳統的基礎上歸納出一套包括理論、具體步驟、成功實踐案例的完整體系化的管理法,使觀音信仰在現代社會的實踐領域中發揮作用。星雲大師所提出的觀音管理法既能將傳統佛教介入現代社會又能保守佛教的本分,淨化社會、引領社會,化社會而又保持超人間性,不為社會所化。
星雲大師對臨濟禪的詮釋
《阿彌陀經》的管理學
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能夠把國家治理成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教育普及、文化興盛、民風淳樸、信仰純真、社會安定、治安良好、民生富足的國度,讓人民都能過著安居樂業、幸福無憂的生活,那麼必定能為全世界的人民所欣羨,並且樂於移民。
少小離家近鄉怯路
少小離家近鄉怯路 Years away from home: mixed emotions on one’s way home
榮譽教授-李利安
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員 李利安 中國佛教歷史與思想 宗教學理論與宗教現實問題 《金剛經般若思想初探》(2001,佛光文教基金會)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2006,陝西人民出版社)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2008,宗教文化出版社) 《慈悲喜捨: 佛教菩薩觀》(2009,宗教文化出版社)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二級教授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 歷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