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雲湖書院首期經典研修班—可借鑒的信眾教育模式
目前,隨著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隨之出現了各種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機構、組織或者學習班。佛教作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身又擁有廣大信眾基礎,在面對這些社會問題時也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信眾教育是否成功,關係到佛教的發展和社會的淨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通過以宜興大覺寺舉辦的「書香雲湖.雲湖書院」首期和第二期經典研修班作為研究對象,對研修班的辦學宗旨,所依託的教材,主講教授和法師,學員構成情況,學員對研修班的回響以及研修班結束之後,對學員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指出:雲湖書院的舉辦,面對社會各行業信眾,注重解行並重,既有經典的學習,又有經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讓學員對佛教更加充滿信心,同時自律自省,完善自己,影響周圍環境,創造更加美好的社會環境。這可以成為大陸在信眾教育方面可借鑑的一種模式。
關注信眾對法義的認知
佛法不共一般神教的特性,應為佛教徒所把握,「人間佛教」或「人乘佛教」的弘揚,不能僅以辦活動為目的,而須教導信眾在辦理活動之際,如何攝心,應用佛法要義來面對一切境緣。否則,信眾不知活動是作為接引人信佛,或是作為修持佛法之助緣,而只是為辦活動而辦活動,不僅使各種活動成為庸俗化,而忽略了以「佛法」為解脫道之第一要義。
第八章 生命教育的禪法修持與靈性發展
「星雲價值」能增加社會和諧嗎
我就說當年五四運動,一九一九年在北京發生的時候,提倡德先生與賽先生,一個科學,一個民主。沒有錯, correct,but incomplete (正確,但是不周延)。為什麼?另外二個名詞,一個叫經濟,一個叫教育,沒有放 進去。沒有經濟什麼都沒有,有了經濟實力馬上就要改良教育,有了經濟和教育才容易有科技,次序是應當這 樣的。如果一開始就是民主的話,其後果很難預測,所以經濟、教育、科技、民主的順序,應當是這樣的。
方法在質性研究材料上的應用,以及對於 社會學研究可能帶來的啟發。 團 體 分 析 做 為 質 性 資 料 分 析 的 基 礎 137 參考書目 江珮慈,2014,《審美的社會構成:具有藝術教育背景者觀畫邏輯的研 究》。花蓮: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邱秋雲,2008,《臺灣華人的死亡概念:客觀詮釋學分析》。臺北:世 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徐宗國,2008,〈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頁 37- 60,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 例》。臺北:巨流。 黃聖哲,2010,〈美術館導覽的自我搬演〉。《文化研究月報》110: 25-.....
傳心的匙鑰
慈善傳家
慈善傳家 Compassion as Family Tradition
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的兩性平等觀
早期佛教中的兩性,作為差別對立者而存在,男性為主導,女性為從屬地位,女子出家修道艱難。星雲大師對性別觀,進行佛教化闡釋,形成自己的「兩性平等」學說。基於星雲大師新作《貧僧有話要說》,兼顧以往著作,星雲大師的「兩性平等」學說,主張男女因相同佛性、平等的修行境界、同等的生命尊嚴而平等,強調「男女的平權」, 包括身為佛教出家人的權利,即兩性平等化,發展事業化,教團組織化,教育普及化,也包括世俗生活中之女性的政治權、參與權、自主權和尊嚴權。男女之相在佛教中實質上是不存在的,現男女相是為了說法的方便,而面對虛幻的男相、女相,星雲大師主張內心不動搖,超越世間而調適生命之道,出家的比丘尼或比丘,超越分別所呈現出的便是「大丈夫相」。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圖說: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左一)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祕書長張靜之(右二)代表贈送簡體版《星雲大師全集》予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由該中心名譽主任樓宇烈教授(左二)及主任王頌教授(右一)代表接受。 圖/楊秀蓮提供 人間社記者 趙莒玲 北京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繼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分別舉辦《星雲大師全集》論壇後,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於12月6日,在北京大學舉辦「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