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新視角探討人間佛教 首屆人間佛教社會學論壇上海舉行
的二十餘名學者參與討論,同時吸引了十餘名來自不同高校的碩博士生前來旁聽。 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主持。程教授指出,佛光山人間佛教弘法歷程的社會實踐,是對佛教深刻社會思想的再度發展和親身弘揚,此次論壇是首次在大陸地區以社會學等視角探討人間佛教的論壇,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大會召集人華東師範大學李向平教授指出,社會學本質即是一種以佛陀本懷為底色,經由佛教信仰共同體實踐的社會運動,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社會觀念,其社會實踐也回應了有關制度、組織等重要的社會學問題。 人間佛教特別重視制度建設,而制度往往決定了佛教實踐的公共特性與社.....
眾生行業打造的世界成就
近世東亞文化交流中的禪宗
「德化政治」:人間佛教的具體實踐方式——以星雲大師的政治思想為中心
星雲大師有關人間佛教發展的基本宗旨與建設方向,實際上就是佛教社會、德化政治建設與發展的一個基本綱領,進而把人間佛教的基本宗旨與發展法則,從「人間佛教」到「德化政治」都給予了明確的定義與論述。 本文依據星雲大師有關人間佛教社會思想的核心論述,集中討論以佛光山人間佛教模式為基礎的發展宗旨與核心理念,集中展現星雲大師有關佛教社會、心靈政治的基本理念,為人間佛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遠景藍圖,乃至建構一個圍繞著佛教社會、德化政治為核心價值理念的、全新的人間佛教理論體系。
人間佛教制度研究—以《僧事百講.出家戒法》為中心的考察
「佛教社會」與「德化政治」——以星雲大師的佛教社會思想為中心
本文依據星雲大師有關人間佛教社會思想的核心論述,集中討論以佛光山人間佛教模式為基礎的發展宗旨與核心理念,集中展現星雲大師有關佛教社會、德化政治的基本理念,為人間佛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遠景藍圖,乃至建構一個圍繞著佛教社會、德化政治為核心價值理念的、全新的人間佛教理論體系。
「佛教社會」與「德化政治」——以星雲大師的佛教社會思想為中心
星雲大師指出:「關於中國佛教未來要走上復興的路途,必須要積極走入人間,回歸佛陀的本懷,熱心造福社會……」,因為,「佛教的僧團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當中,人間佛教是其基本原則。所以,「佛陀認為一個國家政治結構的建立原則,首要條件是『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中阿含經》)。佛陀留給眾生一個最可貴的僧團制度,主要是因為在僧團裡,凡事都是由多人會議決定,不會獨斷獨行,這就是民主的精神」。
淨·靜·境·竟—禪修之道探討
生權成則佛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社會思想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