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念佛,共101筆結果:
念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讀解
「念佛法門」曾直接啟發過中國禪宗的實踐,這大概是不容爭議的事實,而結合了淨土觀念(無論是彌勒國土還是西方淨土)的念佛方法是如何融攝到中國禪的思想和修證當中,卻是一個要複雜得多的問題。依太虛、印順一系的看法,戒律和淨土是不應獨立成宗而為中國佛教各家所奉持的共法。不過,各家對淨土的取捨抉擇,都鮮明地表示了自宗的立場。如天台、賢首均以判教的形式會通淨土,但台宗詳於觀門和心具的說明,賢首則重於法界緣起和理事意義上的圓釋。即使禪宗內部各家,對淨土念佛的融攝也有相當複雜的不同。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477/
一的世界(二)
一的世界(二) The World of One (2)
/dictionary/search-result/a05d5707-5d3b-11ef-80b8-c9de5a43d6bf/
一的世界(十三)
一的世界(十三) The World of One (13)
/dictionary/search-result/a2f2812f-5d3b-11ef-80b8-c9de5a43d6bf/
念佛第一
念佛第一 Chanting the Buddha's Name As Priority
/dictionary/search-result/9b6e5715-5ec6-11ef-a504-c9de5a43d6bf/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人間佛教的正行在於『行佛』,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神聖性』在這裡豁顯出來。」 陳教授也對星雲大師管理思想提出精闢見解。他指出星雲大師以「同體共生」的華嚴思想來領導佛光山。星雲大師說:「平日我們參禪念佛、早晚反省、喜捨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也是為了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呀!」大師又說:「讓自己心裡有別人的存在,有大眾的利益,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誠意來待人,以謙虛平等來帶人,才算修滿『管理學』的學分。」 主持人顧偉康教授評價說:星雲大師個人領袖魅力及修行智慧領導佛光山,在同體共生「菩薩道」理念的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既有佛光山特色,又.....
/news-event/news/TSNews-000285/
第三章 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
/publications/a5506dd4-834f-11ed-9205-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