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論宋代文藝思想與佛教
繼承與超越—星雲大師祈願思想的現代轉型
佛教祈願是一種源遠流長的信仰形態,經過宋代慈雲遵式等人的整合與發展,逐漸成為中國佛教極為流行的一種法事活動。星雲大師在繼承傳統佛教祈願思想和實踐方式的同時,在「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基本原則下,對古老的祈願文化進行了多方面的揀選和超越,形成一種輕鬆簡便、積極向上、慈悲利他、祥和清新的人間佛教祈願文化。星雲大師之祈願思想與實踐作為人間佛教的一種重要呈現,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多種呈現方式和獨特的文化個性,在撫慰信眾感情、激發信眾力量、施展道德教化、傳遞佛教精神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探討佛光山水陸法會的普世價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謝聰輝「圖像、抄本與儀式關係研究:以福建三元法教閭山圖為例」;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侯沖「水陸齋意研究─以所見齋意文為中心」、魯迅博物館戴曉雲「宋代水陸文獻考釋」、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卜向榮「從空而至:南宋佛畫與儀軌中諸神降臨的圖像」。 22日: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謝世維「從寶寧寺水陸畫『行日月前救兵戈難摩利支天諸神眾』與『大威德變現憤怒大輪明王』談斗母摩利支天與穢跡金剛之形象」、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助理教授陳俊吉「寶寧寺水陸畫中無榜題佛菩薩尊名考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非遺保護與金山寺水陸法會」;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亞.....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了一定的異端性。 另外,李利安也扼要地說明了中國漢傳觀音信仰傳播的五個階段,漢魏西晉是初傳期,顯著特徵是觀音菩薩名稱的傳入;東晉南北朝到隋代則為興盛期,如造像、禮拜、供養、持咒等修持已日益流行;隋代到宋代是普及期,有大量觀音類經典被譯傳,內在理論體系最終完善;到了元明清則是演變期,最大的特色便是女性觀音信仰成為主流;民國以來為轉型期,主要特點是觀音信仰與現實人生的結合更加密切,從被動的修行發展成主動型實踐,觀音文化也得到進一步弘揚。 實踐法門 觀音即是慈悲 最後,妙凡法師提問:觀音法門應如何實踐?慈悲心又該如何培養?心保和尚一語道破實踐的關鍵:「慈悲即是觀音。」他表示,只要心懷慈悲,人人都可以.....
「契理契機」的概念史考索
本文對「契理契機」做了簡要的概念史考察。首先考索了這一概念的形成史,指出其起源於對Sūtra 中文譯名「契經」一詞的解釋,其觀念在東晉末年已有之;然後考察自南北朝至唐代理機共存、理機對舉、最後形成「契理契機」這個詞彙的過程,指出它與華嚴宗的釋經學傳統有密切關係,並隨著華嚴教義的推展而趨於流行。本文進而勾勒了這一概念的推展史。宋代禪宗將這一概念從釋經學拓展到教學法領域,明代佛教則在這兩個領域都進一步擴展、泛化,釋經學領域的應用從契經擴展到三藏乃至泛化到中國 傳統典籍,禪宗教學法領域的應用範圍則從古德擴展到同 時代名德。本文最後考察了這一概念在現代佛教著述中的 不同詮釋和應用。
研究員-釋妙光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光明大學佛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 《佛光大辭典英譯》 總召集人 星雲大師首席翻譯 釋妙光 人間佛教思想 佛典翻譯 宋代佛教與大乘經典的起信論 Hsing Yun., (2019).《佛法真義》(Miao Guang et. al., Trans.), Fo Guang Publishing, Taiwan Miao Guang (ed.) (2018).《中英人間佛教辭彙選》, Fo Guang Publishing, Taiwan Hsing Yun., (2015).《人間佛教:佛陀本懷》(Miao Gu.....
研究員-朴永煥
常務理事 北京大學東北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中山大學韓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朴永煥 中韓交流 中國文化 楚辭 宋詩 詩禪 《蘇軾禪詩研究》(1995,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宋代詩人與詩歌》(合著)。(2005,亦樂出版社) 《從文化韓流看中國與日本》(2008,東國大學出版社) 韓國東國大學國際語學院院長暨中語中文系教授 中國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榮譽教授-魏道儒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室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峨眉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 魏道儒 佛教史 佛教思想史 《宋代禪宗文化》(1993,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國華嚴宗通史》(2008,鳳凰出版社) 《華嚴學與禪學》(2011,宗教文化出版社) 《佛教史話》(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華佛教史·宋元明清史卷》(2013,山西教育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