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六祖壇經講話》——前言
古人說: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燈讀《壇經》。在禪宗龐大的典籍中,《六祖法寶壇經》被視為是一部無上的寶典,在中國佛學思想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力量;宋明兩代理學家的語錄,也深受此《壇經》影響。因此,《壇經》不但在佛教裡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國學大師錢穆尤其將之與《論語》、《孟子》等書並列為探索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一;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更是禪學的偉大著作。西方人瓦茨氏(Alan Watts)認為《壇經》是「東方精神文學的最大傑作」。
從「心」出發的管理學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管理學》一書輯於《星雲大師全集》第十冊,全書共收錄了大師有關佛教管理學的論文二十七篇,內容涉及佛法的管理法、叢林的管理法、禪門的管理法、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以及大師的佛光山管理實踐與日常弘法實踐中的具體實例。書中不少論文立足於佛教經典本身,闡幽而發微,既有佛學思想啟發的高度,也有隨緣善巧的應用廣度。
研究員-釋祖道
文化、南傳佛教止觀禪修理論 釋祖道:〈緬甸禪修中心的興起與發展〉,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計畫,2023/11/1-2024/10/31。 釋祖道:〈緬甸宮廷式出家文化的流變〉,學愚主編《佛學思想與佛教文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釋祖道:〈當代禪修之風的推動者勒迪長老及其禪觀思想之探究〉,《台灣宗教研究》第16卷,第2期,2017年。 釋祖道:《緬甸孟族佛教文化變遷研究——以孟文碑銘與出土文物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21年。 國立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 博士(2021年畢業).....
星雲大師文學觀研究
星雲大師的文學作品觀以古典主義為價值標準,追求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真善美的統一。大師認為文學是表情達意的工具,該觀念與大師的佛教立場息息相關,同時又有著胡適的影響在內。在創作觀方面,大師將生活作為文學創作的源頭活水,並認為文學作品應包含作家自我的思想與情感,以胡適的相關思想為中介與中國傳統的「感物」說以及「言志」、「緣情」理論相接。在寫作策略上,大師比較不注重靈感,肯定勤奮在創作中的作用,將創作與生活融為一體大師極為重視文字般若,並以其獨特方式超越了做「第一義」之不可說的言義矛盾。與此同時,大師認為文學具有著豐富的生活價值,這一生活價值既根源於文學所具有的工具性質,能夠給予人知識與眼界,同時亦可修身養性、變化氣質。除此之外,文學還可「以教代刑」,是對佛儒二家思想的融合。大師的文學觀念是一個有機的思想系統,這一系統以古典主義為基本精神,以佛教為立足根本,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為價值指歸,以佛學思想、胡適思想與儒家思想為主要理論資源。大師深諳「善巧方便」的不二法門,將各家思想融於一體,形成了與其人間佛教思想相輝映的文學思想系統。
榮譽教授-程恭讓
院教師、教授(1996-2010)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2010-2017) 程恭讓 人間佛教 中國近現代佛教思想史及哲學思想史 中國哲學史 梵、漢佛教文獻對勘與比較研究 印度哲學 《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2000,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 《抉擇於真偽之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探微》(2000,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梵之間》(2007,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2015,台灣佛光文化)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北京大學哲學系 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