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語錄」專題講座 慈惠法師分享語錄中的生命智慧
《星雲大師全集》主題論壇(二)
星雲大師以佛法為體,文學為用,著書立作逾一甲子,解行並重的推動人間佛教的宗教實踐,學者譽為實用的佛教文學,因此,成就三百六十五冊的《星雲大師》全集,共三千餘萬字,十二大類,五萬條目,種類豐富、論述多元,堪稱人類文化史上最巨大的出版工程。 2017年5月16日,佛光山在藏經樓主殿舉行《星雲大師全集》新書發布會, 並於當日下午,分別於藏經樓主殿及法寶堂舉辦《星雲大師全集》主題論壇,禮請學者專家及社會賢達,談論大師一生的行佛事蹟。本學報特刊出論壇內容,讓讀者從不同領域,了解這套書的特色及對當代佛教與社會的影響,見證大師的智慧與貢獻。
主題演說之二: 佛法智慧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有佛法就有辦法」,這是星雲大師經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我的理解,不是說你信佛、拜佛了,佛菩薩就會幫你處理許多事,幫你解決許多問題,而是說,學習了佛法,掌握了佛法智慧,可以幫助人們解決許多用一般的思維方式解決不了的問題。 對於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我自己曾有一個總結,認為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用佛去開啟人生智慧,從而實現一種智慧的人生、超越的人生。
慧思忍辱思想之探究 ──以《大智度論》與《法華經安樂行義》 之比較為主
南嶽慧思禪師以禪法著稱於當世,但在其思想的代表――《法華經安樂行義》中,運用大量「忍辱」的資料來詮釋甚深禪定的安樂行,由此可知,「忍辱」在慧思生命修持的重要性。但相較慧思其他論題的研究,其忍辱思想的研究就顯得寥若晨星,因此,筆者以「慧思忍辱思想之探究――以《大智度論》與《法華經安樂行義》之比較為主」為題,以補足此欠缺的版圖。學界認為慧思的忍辱思想來自《大智度論》的影響,因此,本文除了探討慧思的忍辱思想,同時也涉及了《大智度論》 忍辱思想之探討。本文共分四部分來進行:一、前言;二、《大智度論》與《法華經安樂行義》在忍辱分類之異同;三、《大智度論》與《法華經安樂行義》在忍辱含義之異同;四、結語。依上述之論述,結論出支持慧思走過人生風雨忍辱力的真貌、其忍與不忍之間的分際,和其忍辱思想的特色,進而提供現代行者一個修持忍辱的參考指標。
【好書分享】《佛法真義》英文版第六冊壓軸出版 多元主題呼籲實修
〉、〈以清規代替戒律〉、〈課誦的改良〉、〈耶輸免難消災障〉、〈寺院興學〉從與時俱進的角度,討論各種改革的必要與時代意義。〈宗教立法〉、〈國家與宗教誰大?〉則針對宗教立法提出建言,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佛教智慧應用於當今的世界。 最後,亦有多篇文章談論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現代化傳播形式及其重要性,目的即是為了讓人懂,並能自然地落實在生活中。〈以音聲作佛事〉闡明透過梵唄、歌唱等方式,可以讓佛法更容易琅琅上口;〈說唱弘法〉強調無論用什麼曲調,只要有人喜歡,能聽到佛法,都可作為弘法說唱的材料,並從說唱擴大到各種音樂和體育項目。〈春聯祝賀〉、〈佛化婚禮〉等篇章皆是佛法與生活結合的實例。 《佛法真義》英文版六冊內.....
心念之光 ─ 為政思維
心念之光 ─ 為政思維  The Radiance of a Thought - Thinking About Politics
描繪時代與人性的歷史傳奇─談狄更斯《雙城記》之寫作特色
人工智慧與人間佛教之關係
人間佛教的發展本身就離不開日常生活和社會土壤,人間佛教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主流,能夠發揮其正面作用,正因為人間佛教是貼近現實生活,能夠面對並解答現實中的問題和現象的。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社會眾多領域帶來了震撼和衝擊,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全新境況,人間佛教不僅能夠回應和解答其中的糾結與困頓,更能借助新技術,幫助人間佛教的利生與弘法。本研究是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當下新出現的現實情況和生活情況緊密連的一次新嘗試。首先,重點整理當今人間佛教與人工智慧、資訊化技術相結合並應用的具體實例。其次,分析人工智慧對人間佛教發展的全球化、全時化、全民化效用,是善巧方便的體現。最後,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的主體,人間佛教之戒定慧能為技術社會中的個體提供安身安心之道,承擔倫理與責任。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觀念不僅在過去為佛教的發展做出了居功至偉的貢獻,更能夠引領人間佛教在新的時代契機中發展自身,最終達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更鮮活、更深入的體認。
星雲人間佛教應用於企業倫理之理論與實踐的探索
當代企業不道德事件層出,引發對企業倫理的重視,而企業倫理失靈是整體社會道德問題在商業環境的反映,應從整體社會的道德教化做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通行海峽兩岸,更向世界傳播,其道德倫理示導普為社會各界所接受,能為企業機構的倫理教育做出重要貢獻。星雲大師著述中富含對企業經營之環境倫理、社會責任、勞資倫理、職業倫理的精闢教導,深具啟發意義。企業運用當代管理學的智慧與技術,再結合人間佛教的道德倫理指導,形塑術德兼備的組織氣候,有利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