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雲水三千 我心悠然
雲水三千 我心悠然 Cloud and Water; My Carefree Mind.
佛光山的三寶山
佛光山1967 年開山時,我就設立了人間佛教弘法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現在佛光山經過了第一個50 年建設,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經是三寶俱全的系統,因此在第二個50年,仍然以文化、教育為續佛慧命的重心,由宗務委員會領導,從原來的五院十會調整為 三寶山,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建造我們的三好校園
陶淵明詩選 ─ 歸園田居 ( 其三 )
陶淵明詩選 ─ 歸園田居 ( 其三 )  Returning to the Fields
三輪體空 物我俱忘
三輪體空 物我俱忘 Emptines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Giving; Seeing the object and self as non-substantial.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圖說: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於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雲水軒開幕。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 知文 礁溪報導 圖說:來自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的博士生楊凡煙分享,「今年特別設置師長一對一的講評,讓我受益匪淺。」並希望從佛教找出解決現實問題的資源。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東京大學印度哲學佛教學研究所蓑輪顯量教授期許論壇持續培養更多青年投入佛學研究,「佛法可以解決一些現代社會問題。」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來自東亞各區域如日本、韓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的16名研究生齊聚交流。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圖說: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期許青年以愛護佛教之心來研究佛.....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理論特色等方面值得大家認真探討。 妙士法師轉達大師雖未能親到現場,心裏一直惦記學者們,致電關心大家的衣食住行,從細節處就能看出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體現,並將其歸納成三個結論,即宗教要和諧、社會要和諧、人我要和諧,作為弟子們,要努力將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於人間。 「人間佛教是融合的、歡喜的、幸福的;讓我們在悠悠歲月的人生裏,就像是在美麗的花園自由自在地散步。」妙凡法師則轉達大師對大家的關心,並感謝眾位學者,透過大家的筆,為人間佛教的思想留下重要歷史,在人間留下美好的善緣。 宜興市統戰部副部長、宗教局局長王立明表示,宜興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相信星雲大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理念將會帶來清新、脫俗、拓實的風.....
佛教三寶節首場論壇 探討佛陀的神、人定位
》,因為那是大師的法身;想不想看佛陀?那就要看《釋迦牟尼佛傳》。」心保和尚表示,佛陀降生人間為太子,但卻在遊歷四城門後,放棄王位決定出家,「因為他看到了比做國王更重要的事情。」 心保和尚要大家深思:「我們有智慧面對自己的老病死嗎?」這個問題同樣困惑著當時的悉達多太子,因此他做了出家的決定,希望能為眾生尋找答案,看到世間的真理實相。「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也必須釐清修行的意義,這是世間與出世間很重要的分水嶺。」打坐、念經、拜佛都是修行,但最重要的,是否能透過修行去煩惱、斷三毒?每天能否觀照自己貪瞋癡少一點?如果能生起覺悟之心,修行才能邁向成佛之路。 破解神話 遇到真實的佛陀 大師撰寫的《釋迦牟尼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