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理論難題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芻議
人間佛教的發展目前已經到了一個關鍵時刻,之前人間佛教在弘法上固然有了非常好的規模,可是由於它在向知識轉化的過程中,其自覺的程度仍然有限,因此當它走向社會,走向世俗,或者說走向現代的過程,需要知識的面向,需要出自理性的思考與反省。本文對程恭讓教授有關善巧方便概念與思想的論述進行了深入的呼應,希望能在此理論基礎上,訴諸天台的理論傳統,為學界的人間佛教研究把握難題及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管窺阿毗達磨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法數思想略論
本文以「法數」作為一種思想概念,探討「阿毗達磨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思索此思想概念所建構與系統化的意義,用以看待阿毗達磨與人間佛教義理思想的關聯的一道樞紐,算是一項新鮮的嘗試。內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針對阿毗達磨法數思想予以統整的論陳,作為銜接背景知識的基礎為主。第二部分,發現星雲大師將其一生弘法隨機散說的一切經法,分門別類的解說,而自成一套完整有系統的法門,就是一種阿毗達磨者的研究方法,也構成了人間佛教義理的思想體系,可視為人間佛教教理與修學的基礎。最後一部分,探討「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法數思想,通過對學術理論探索,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發掘人間佛教思想的奧義,再深化、再發展其思想蘊涵。
人間佛教況味
我最早接觸台灣佛教是在一九八八年前後,一九八九年三、四月間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佛教文化開展﹁破冰之旅﹂,首次率團來大陸探親、弘法。那時我作為賴永海先生培養的碩士研究生,與南京大學的老師們一起到金陵飯店拜訪大師一行,很榮幸地受到了星雲大師的親切會見,初次領略了大師睿智幽默、和藹平實的風範。
人間佛教全球弘化問題略論——以美國為例
背景與目的:筆者在佛光山澳洲與美國分別院服務近二十年後,深感人間佛教法義殊勝,然而當地人士接受佛陀教法速度遠不如預期。因此,隱藏於授與受兩者之「鴻溝」,是值得進一步探討議題。 研究方法:其一:以電子檔案問卷調查表,電郵到佛光山美國各分別院,請當地出家僧眾填寫 (76%)。其二:以紙本問卷調查表發給曾服務於過美國寺院,但現今人住台灣出家僧眾填寫 (24%)。將所得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逐步歸納影響佛教本土化因素。 研究結果:接受佛法西方人士近五年來有成長;中華文化活動與禪修是吸引本土人士走入寺院最佳方便法;外語能力是弘法人員最需要加強弘法技能;中西文化差異是佛教本土化最大困難之一。 結論與建議:為加速佛教本土化,加強弘法人員外語能力外,可透過與當地美國文化專家學者交流,進一步全面解讀美國文化,藉以降低或消除「文化衝突」。
人間佛教與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
人間佛教最為突出的成就是實現了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人間佛教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均期盼在回到佛陀本懷的前提下,用現代人樂於接受的方式弘傳佛法。如佛光山星雲大師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便提倡佛教隊伍的改革、佛教生存方式的改革、佛教組織的改革、佛教制度的改革、佛教戒律的改革、佛教弘法手段的改革、佛教教育的改革、佛教文化的改革、佛教弘法的國際化。
當代學佛趣徑── 人間佛教
當今雲端科技時代是個爭取時間、講求實用的世代,蔚為風潮的翻轉教學將成為未來全球教育趨勢。而佛法的傳播,旨在透過教育來提升人的精神層次、淨化心靈、與轉化生命,是一種難以詮釋的默會知識與密契經驗,需透過個人直接在生活中去體驗,若仍依循傳統講經說法與循序漸進的修持體證,恐怕不易為現代求快、求新、求變、求成效的新世代所接受。當傳統教育模式遇見雲端科技發生撞擊,逐漸將學習主權還給學習者之際,直接透過個人在生活中體驗的人間佛教,勢必是當今及未來傳播佛法的趣徑。
澳洲人間佛教的輝煌成就
星雲大師以其對佛法的高度自信、自覺和自強意識,多年來大力推動人間佛教在國際上的廣泛傳播,先後在全球建立了三百多座道場,其中在澳洲的道場開闢與佛法弘傳,富有傳奇色彩,其速度之快,影響之廣,令人讚歎。 筆者費時一個月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各佛光山道場進行了考察。考察期間,與當地法師、國際佛光會幹部及部分會員、當地社會各界人士等舉行座談會,採訪了一百多位當地華人及西方人。本文從基礎建設的成就、本土化的成就、弘法的成就、推動華人社會力量增長的貢獻、對澳洲社會的貢獻、人才培養的成就,說明人間佛教在當地目前已經取得的成績、具體的體現,及對華人社會或者當地社會之影響與貢獻。
建設人間佛教的宗教家──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
太虛自嘆人間佛教理想無法實現,是實行不足、統率無能,其實乃是方針雖訂定,理論細部卻尚未不及成之故。星雲說:「有人說,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的提倡者,我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若就佛光山龐大的弘法事業來看,此語亦或不妄。但如果就人間佛教理論發展的角度而言,星雲大師更是人間佛教理論的開展者。
從「山林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弘法精神——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菩薩道理念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修行方式——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社會學分析
由星雲大師開創的台灣佛光山人間佛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佛教弘法史上的重要變革,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人間佛教以五乘共法、五戒十善、三好四給、四無量心、六度四攝、因緣果報、禪淨中道等理念,契合了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而它人間化、生活化、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的修行方式,改變了人們對佛教「苦行僧」修行的刻板印象,吸引著眾多信眾加入到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普濟性和時代性的快樂修行中來。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看,人間佛教的盛行表面上看是佛教的「世俗化」,但它和歐美基督教的宗教世俗化不同,佛光山人間佛教以佛法圓融社會、以俗世參悟佛法,將出世和入世完美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了佛教弘法史上的一次躍升,菩薩道即為人間佛教的核心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