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學,共488筆結果:
眾生之父―悼念星雲大師圓寂
/periodicals/d3673d46-b112-11ee-90d2-c9de5a43d6bf/
「頓悟」─文人畫之體驗美學傳統
在中國古代文人畫美學傳統中,「頓悟」是一個重要範疇,它既關涉文人畫的審美本質,又涉及到審美活動和審美認識的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文人畫的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進行總結這一美學傳統。
/periodicals/32a7a5e9-7f6b-11ee-83ab-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的文學美感與宗教體證之初探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38/
從《貧僧有話要說》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金錢觀
《貧僧有話要說》一書系統呈現星雲大師對金錢的看法,這是對佛教金錢觀的繼承與最新發展;星雲大師直承佛陀本懷,繼承「佛說的」,也提倡人間佛教之「人間性」一面,即「人要的」。星雲大師鼓勵在家眾賺取淨財,從事正當的佛教事業,但要德財兼備;對於出家眾,對於佛光山,可以從事非營利佛教事業,但儲道不儲財。星雲大師金錢觀更加圓融,且對佛教事業與市場經濟關係都有所指導。未來佛教界要合理開發金錢來源,要謹防金錢對人心的吞噬,注重佛教戒律對金錢的管制,在財產分配和財務上要更加公平公開。星雲大師在金錢觀上仰承佛陀,並以「人本位」為主體的思想,也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豐富內容的具體體現。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604/
從《玉琳國師》略論星雲大師文學創作之底蘊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07/
論「宗教生活」與「通俗文學」之互動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30/
詩通大美當悟之— 兼論星雲大師詩學的文學史意義
中國古典詩詞常非抒發個人情感之工具,而多與修身齊家、體悟大道連繫在一起。因此,今天我們學習古典詩詞,除學習它抒情言志的方法技巧外,更應體悟其中之大美與大道。體悟大美之法可分為見聞讀誦、悟法解義、依法修行三個層次,而將三者融會貫通則是學習中國古典詩詞的最上乘方法。星雲大師論詩重視對詩中大道的闡釋,作詩亦重視對大道的傳達。這一傳統詩學精神在星雲大師詩學中的實踐,有其獨特的文學史意義與價值。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735/
靜謐之境:文學、人生與時間的流轉—讀喬治.吉辛《四季隨筆》
/periodicals/8d2cd3e6-2c7b-11f0-b6e2-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