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教與花的因緣
花,和宇宙人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各種花的綻放,姹紫嫣紅、芬香馥郁,而粧點成繽紛美麗的世界。在我們的生活裡,花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春佳節、開會宴客,擺上一盆花,頓覺滿室芬芳、生氣盎然;開幕祝賀、生日送禮、迎接親友、探望病患等各種場合,花也是最能表達情意的饋贈禮物。 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嬌麗、芬芳、清淨,豐富了大自然與人類的精神生命。
佛光普照 法音宣流—我與星雲大師的佛樂因緣
佛藝弘道 翰墨因緣
星雲大師與北齊佛首的因緣
佛光山養老服務模式及其現實意義
養老事業是佛光山「慈善事業」的組成部分,更是實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重要舉措之一。隨著佛光山弘法事業的發展與社會養老需求的不斷變化,佛光山一系列機構、組織與團體所進行的敬老實踐,逐漸建構起其獨具特色的養老模式。本文通過系統爬梳佛光山養老模式的服務內容,回顧星雲大師與佛光山參與養老服務之因緣,後對佛光山養老模式的現實意義進行探索,以期為未來其他慈善組織與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提供可行之參考模式。
佛教的福壽觀
佛教的福壽觀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Fortune and Longevity
梁武帝變革佛教戒律新探
從漢代到清代,歷代帝王中與佛教因緣最深廣者莫過於梁武帝(464-549)。與此相適應,學術界在研究梁武帝與佛教的關係方面推出的各類成果也十分豐富,討論的問題也多種多樣。然而,聯繫佛教戒律中國化進程中遇到的基本問題探討梁武帝變革戒律的方式、途徑與作用,進而揭示梁武帝在變革戒律過程中所秉承的 中華傳統文化精神、所堅持的佛教基本信仰和所追求的政教關係模式,在學術界基本還沒有展開。本文希望在這些方面提出一些認識和觀點。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再看各國的紛爭,覺誠法師前不久又前往阿富汗,進行人道救援。隨後又應邀到巴基斯坦,出席該國主辦的佛教論壇。覺誠法師認為:不要執著於「對方把我們的佛毁了」,因為無常,只要能結緣,有朝一日因緣會再回來。 最後,妙光法師在總結中感謝李四龍教授以經典中的透過降伏其心、無相安心、無住為本,開濶了大家的人生觀、世界觀及智慧觀;又感謝覺誠法師以弘法經歷示現了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的菩薩精神。同時推薦大家閱讀星雲大師著作《金剛經成就的秘訣》,進一步了解金剛經的法義。並預告5月1日「《般若心經》的空有觀」,將由佛光淨土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與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對談,由佛光山男眾傳燈會慧喜.....
《阿含經》佛陀的修行弘法日記
邪頃、無有狐疑、解甚深義。」五個重點論述自身的生命體驗,體會到佛法帶來的改變,實踐隨喜布施、做義工、結緣、轉念等各種修行的法門,轉化自身的習氣煩惱。並從《增壹阿含》的第二○○經中以佛陀和提婆達多之間的因緣,說明神通敵不過業力「每個人會因為你自己的所作所為,去到你應該去的地方,並不是用神通讓你去到那個地方。」只有柔軟、包容,以利他之心,學習放下執著,才能有四通八達的人生。此外,慧讓法師也分享星雲大師如何實踐「以忍為力」的法門,展現菩薩悟道緣起性空,以慈悲智慧展現無我的生命實踐。 「《阿含經》是佛陀在原始佛教時代,生活的記錄。」主持人慧功法師總結二位主講人的內容,呼應陳陳永革教授提出的「《阿含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