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石窟,共24筆結果:
龍門石窟裝飾雕刻中的佛陀人生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532/
麥積山石窟藝術與絲綢之路佛教文化研討會綜述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550/
佛教造像之「人間性」研究
自佛教從印度傳來,佛教造像也一併傳入中國,而以石窟為主要建造場所。隨著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佛教造像的材料和載體逐漸豐富。研究表明,佛教誕生初期的印度已有「人間性」造像,佛教東傳後,中國歷代能工巧匠更是對「人間性」造像進行修改和發展,使其符合中國式審美,表現中國本土文化和信仰。
/periodicals/83bb0da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李耘燕川渝石窟繪畫之藝術
/periodicals/486f753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龍門石窟交通遺跡與佛教藝術的歷史聯繫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01/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佛教美術圖典》的出版緣由,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讓世人看見佛教文化內涵,獲得佛法的喜悅和利益而特別編製,自2002年起,費時12年編纂,可謂迄今為止世界佛教美術的首次大結集。美術圖典分類彙編,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及佛教美術人物分成八大類,合計20卷冊。Arthur Van Sevendonck則說明美術圖典的出版,對宗教、歷史、教育、藝術所具有的意義與特色。 「當代人間佛教─50週年之佛光山」圓桌專題討論,由美國西來大學宗教研究系主任Jane Naomi Iwamura教授主持,佛光山寺副住持慧峰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執行長妙光法師、波士頓三佛中心監寺覺謙法師、國際.....
/news-event/news/TSNews-000365/
漫談印度愛羅拉佛教石窟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92/
印度佛傳圖的象徵藝術
佛一生的事蹟,被印度的藝術家及佛教的僧侶們,雕刻描繪在寺院石窟之中,具有長達一千多年的歷史,可追自西元一、二世紀的印度貴霜王朝(Shunga) 到九世紀末的帕拉王朝 (pala)。佛傳的主題深深地吸引著藝術家們,如像當時佛教的信眾,對於佛教犧牲奉獻的熱誠,佛教藝術的盛況就像這豐富的遺產般瑰麗奇偉。藝術家和僧侣們從早期佛教文學中文學尋找題材,雕刻描繪在佛塔浮雕或石窟壁畫上,使整個佛教藝術呈現磅磚的氣勢。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427/
桑奇佛塔造形對西印度石窟寺院的影響——守護門神篇
/periodicals/8842df1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南詔大理佛教雕刻初探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