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法華經,共55筆結果:
證悟「緣起性空」與「佛性平等」的真理,獲得究竟解脫安樂之 道。 佛陀之偉大,不僅在於其證悟,更在於無私的慈悲。他將所悟 的真理平等宣說;為度群迷,不辭辛勞,踏遍恆河兩岸,廣行教 化。正如《法華經》所言,佛陀降生人間,乃為「示教利喜」,令 序二 慈惠法師/佛光山開山寮特助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上)42 眾生離苦得樂,悟入佛之知見。師父曾說,這正是佛陀的本懷,亦 是人間佛教的宗旨。 師父亦言:「佛陀是我的教主,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信仰。」 為追隨佛陀足跡,1963年,他踏上佛陀故鄉──印度。在菩提伽耶 正覺大塔前,匍伏頂禮,當下深感與佛陀心心相印。這股深刻的體 證.....
/export/sites/fgsihb/news-event/downloads/events/42-44.pdf
與善巧方便融和──現代文明新菩薩 學養的生命典範 在《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一書中(程恭讓,2017 年)中,筆者已經充分證明:在一些重要的初期大乘經,如《道 行般若經》、《十地經》、《法華經》、《大乘善巧方便經》、 《維摩經》等中,都無不彰顯大乘佛教佛法義理學的一個核心思想 原則:般若智慧(Prajñā)與善巧方便(Upāyakauśalya)並重並 舉、相互輔助的義理學原則。如在《小品般若經》中,佛陀解說真 如法,大地震動,六千菩薩退菩提心,入聲聞道,佛陀因而解釋: 「是六千菩薩,已曾供養親近五百諸佛,於諸佛所,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不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
/export/sites/fgsihb/news-event/downloads/events/45-93.pdf
作者序—二十一世紀的光明與希望—《法華經》
/publications/8c10554a-810a-11ed-9205-c9de5a43d6bf/
第一章《法華經》與人間佛教
/publications/4cd15b8f-810d-11ed-9205-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