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化遺產,共15筆結果: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山提供研究平台,尤其這次邀請到研究漢傳佛教的韓、日、美學者與會,兼具道場儀軌、藝術展示和國際視野,一定可以為學術研究帶來新契機。 「這場會議的議題,不僅有學術、藝術價值,更具現實政治意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田青感性指出,西方國家正因巴黎恐怖攻擊事件,出動軍機轟炸反擊,勢必傷及許多無辜百姓;相較之下,眾人此時此刻齊聚佛光山共同研討以度化眾生為目的的水陸法會,格外能感受佛教的溫暖與慈悲。 田青表示,恐怖攻擊出於複雜的宗教衝突,更能彰顯佛教的慈悲救世思想。他認為,只有佛教可以拯救生靈塗炭的世界,人間佛教才是救世良方。 星雲大師指出,他曾在各地看過不少水陸圖畫,但是目前在佛館展出的規模卻.....
/news-event/news/TSNews-000358/
我與星雲大師的佛樂因緣
/periodicals/6fca1cd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佛光普照 法音宣流—我與星雲大師的佛樂因緣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47/
遇見‧ 修鍊‧ 重現——金身合璧 開啟兩岸文保合作新思惟
宗教性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世界遺產登錄指定的重要項目,除了物質類的宗教文化紀念物與文物之外,還包括宗教場所與路徑、傳說與文學、儀軌,以及音樂等非物質類文化遺產,豐富而多元;更因為宗教具有傳播與跨國界的特性,必須跨越單一國家的思考來進行保存與推廣。
/periodicals/1e5bd19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守望精神家園「魅力青海—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致詞
/periodicals/acd2aaee-b10e-11ee-90d2-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