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方便,共213筆結果: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邀請慧屏法師、董群教授主講,覺居法師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文/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製作的「2022年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於8月1日播出第六堂課──《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由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以及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
/news-event/news/TSNews-000220/
文如小溪流水潺潺,理含超塵出俗智慧—讀星雲大師詩偈有感
在星雲大師七十多年的弘法歷程中,詩偈創作是他弘法方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詩偈篇幅短小,既可以誦讀,又可以譜曲演唱,因此是弘法利生的方便之道。佛經的重頌偈就是詩歌體文字,佛陀說法都是靠口頭傳播,於是講完一段佛理後,佛陀就用詩歌文體重述經義,便於聽者記憶。佛教認為「三法印」是鑑定佛教真偽的標尺,星雲大師創作的詩偈中,三法印思想體現得非常清晰明了。本文是我讀星雲大師創作的詩偈的讀後感,通過佛教三法印對星雲大師所創作的部分詩偈進行分析,從而以佛教與藝術兩個角度解析星雲大師詩偈中的人間佛教思想。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474/
《千江映月――星雲說偈》 的選偈範圍與特徵探微
佛教詩選學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可以提供一個立足宗教本位立場來探討中國詩歌史的重要維度。《千江映月――星雲說偈》屬於佛教詩偈的選評本,涉及到選偈的範圍和標準,並建構出其詩選學的特徵。其選偈範圍,體現在時空、宗派信仰和體式三個方面;其選偈特徵方面,除了外在顯性的宣教文學特徵,亦存在內在隱性的宣教體系,仔細分析每一則偈頌所呈現的核心旨歸,不難看出箇中星雲大師所援據的信解行證四門方便法;至於其語言風格層面,則表現為選偈標準上和闡釋層面上的語言通俗性,而非典雅性特徵。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