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的國家觀——從理論到實踐
政教關係歷來是宗教社會思想的重要議題,隨著現代性對宗教信仰社會基礎的影響,宗教社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對政教關係類型與互動方式的探討也愈加深入。「國家」作為政教關係的核心概念,對國家本質、職能、發展等問題的研究也成為佛教關注的重點自太虚大師佛教革命提出「人間佛教」並宣導「政不干治」這一念以來,人間佛教逐漸從私人領域回歸公共領域,在諸多社會领域發揮著巨大影響力,佛教對國家的理解也隨之發生變化。 在佛教社會化進程中,人間佛教與國家在互動中連繋緊密。星雲大師作為人間佛教理念與傳統最好的繼承者和建設者,實踐並發展了太虚大師人間佛教政治理念,家學說成為大師作中的重要議題·星雲大師結合佛學經典及政治學理論對國家的本質、職能、政教關係、家認同等問題提出了富有創見的觀點,重申「政不干治」的主張,以公民權利為基礎,以自由民主平等為理念,以建設人間淨土為最終目的積極投身於政治活動,在公共領域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探討星雲大師的國家觀念,整合星雲大師國家理論,對社會治理,國家認同以及妥善處理政教關係等問題均有建設作用。本文旨在從宗教社會學角度出發,梳理星雲大師國家學說,探討人間佛教同國家的關係,從人間佛教公共領域制度化實踐中推演出國家與社會良性互動的模型,歸納星雲大師理想家類型與建設人間淨士的政治社會理路。
自覺式管理文化課程開學 打造管理學的最高管理心法
,也能表現傑出的心理素質、擁有強大的心法力量,融合高超的情商與智商,修練自身的心力與心智。 「什麼是覺?」妙凡法師指出,「覺」有三種面向:一、自我覺悟,二、覺照他人的需要,三、覺察世界的變化。覺是一種平等心,不僅自己覺悟,也要帶領大家覺悟,他強調「覺」應該奠基在共生、共存、共好的基礎上,唯有自覺,才能在變遷流轉的時代中,隨緣不變、從容自處;唯有創造「自覺」的核心品牌,才能在心安理得中穩健前行。 三好四給 融入企業文化 此次開學典禮也邀請兩名學員代表分享自身經驗,琉璃工房創辦人楊惠姍表示,去年在「人間佛教文化管理」的課程中,快速學習如何從佛教管理對應企業管理,從而明白佛門自覺式管理文化,其實正是.....
施受平等 福田戶轉念面對生活
快樂天堂生命平等
快樂天堂生命平等 Happy Paradise: all lives are equal
平等與和平
今天,舉世紛紜,政治上的以強欺弱,經濟上的貧富不均,宗教、種族的排擠,男女、地域的分歧,這些不能和平解決的問題,莫不是因為彼此不能平等共存所引起,此所謂「不平則鳴」。因此我們在「國際佛光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的此刻,提出「平等共尊,和平共榮」來作為大會主題,正是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大眾,都能將平等的觀念、和平的福音帶回去,喚起地球人的覺醒與共識。 關於平等的主張,自古有之,但終究未能切中時弊,也無法有效用的解決問題。今日以佛法的「生佛平等」、「性相平等」、「自他平等」、「事理平等」、「空有平等」的原則,僅提出四點意見,來說明對平等的看法。
研究員-唐忠毛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編審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上海宗教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唐忠毛 佛教學 宗教學 信仰民俗學 《佛教本覺思想論争的現代性考察》(2006,上海古籍出版社) 《月印萬川——佛教平等觀》(2003,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佛教與中國傳統藝術審美思維》(2003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經卷遺存:長江流域民俗文化與藝術遺存》(2013,湖南大學出版社) 《中國佛教近代轉型的社會之维——民國上海居士佛教组織與慈善研究》(201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哲學博士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博士後).....
男女能平等嗎?
這個世界最高的真理是什麼?就是平等,但是我們的世間並不平等。二千多年前,佛陀悟到「緣起中道」,他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為這個弱肉強食、戰亂紛擾的世間,宣誓了平等的真言。只有平等,人世間才有和平,才有喜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