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程恭讓,共586筆結果:
第十章 太虛、聖嚴、星雲— 現當代漢傳佛教三導師的《維摩經》詮釋
/publications/3987b007-7c43-11ed-a0eb-c9de5a43d6bf/
第三章 《玉琳國師》與星雲大師的宗教抱負
/publications/83800cce-7e6f-11ed-a0eb-c9de5a43d6bf/
第三章 傳法中心與弘法實踐
/publications/57171497-8007-11ed-a0eb-c9de5a43d6bf/
第三章《法華經》的成立
/publications/0e313ae2-f566-11ed-8eb3-c9de5a43d6bf/
第三章 人間佛教的心本管理
/publications/18a21fa6-8261-11ed-9205-c9de5a43d6bf/
第三章 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
/publications/a5506dd4-834f-11ed-9205-c9de5a43d6bf/
推薦序—序三
/publications/28923d2c-828f-11ed-9205-c9de5a43d6bf/
第三章 人間佛教入世參與
/publications/9afcf853-8bd8-11ed-a5df-c9de5a43d6bf/
第三章 生命權利的基本要義
/publications/5545cdd6-8b3c-11ed-a5df-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三學體系的人間性特點
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一書中藉助佛教中最基本的戒定慧三學體系,對傳統佛教進行傳承性革新,並藉此對人間佛教的基本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進行論證,不但全面展現了人間佛教的新氣象,而且搭建了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之間的内在連,使人間佛教在傳承的基礎上面對當代的現實社會,並在面對現實社會的過程中體現古今的貫通及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這一融合的出特徵,則是以戒完善人格,以定安定人心,以慧激發人性,從而實現了身、心、靈三位一體的觀照這種助傳統佛教基本體系來詮釋和推動人間佛教的方法,體現了星雲大師恪守佛陀本懷的堅毅與適應現代社會的智慧。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