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高科技的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必然迎來全新的闡釋與實踐。 王雪梅介紹人間佛教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的情況,以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滿徹法師曾在德國弘法為例,說明佛教與德國文化的交流,始於人間佛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與德國文化具有共通性。人間佛教在德國依然重視文教,在交流中推行德語翻譯、舉辦博覽會等,對於佛教在德國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她認為佛教傳播需要神聖敘事的建構,同時也需要因地制宜的本土化,尤其應關注文化的傳播現象,有助於理解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國際化歷程。 談及人間佛教當代的主流方向,夏德美認為人間佛教為現代社會提供了「平等、智慧、慈悲」的價值理念,「平等」包含人人平等、.....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尤其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佛法具有強大的指引作用,「人間佛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趙辜懷箴提問:「最喜歡佛說的哪一部經典?」妙光法師回答《維摩詰經》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給他力量,當內心充滿歡喜與能量時,外在的世界也會隨之變得更加美好。趙元修則分享對《金剛經》的深刻體悟,認為這部經典是覺悟之法,並強調「佛法即是非法」,佛法的智慧在於超越常規的二元對立,從而達到真正的解脫。 「何謂人要的?」妙凡法師指出,現代人追求成功與財富的同時,應保持道德良知,達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他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應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人間佛教可以解決此一現代文明的困境。「透過佛法、戒律以及共修,人們.....
徒眾論文發表會 現代譯場集體創作
位教授勉勵發表人,應從「歷史宏觀」的角度去切入探討,並以客觀角度整合與歸納論點,藉由寫論文讓自己信仰更加堅固,與大眾分享自己在法上的感動。 閉幕典禮中,佛光山傳燈會執行長妙文法師鼓勵大家從寫論文中獲得歡喜,得到體悟,在學習上不斷自我超越,未來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叮嚀,應從客觀角度提升研究品質,讓論文論題聚焦、深入探討,並勉勵大家在研究上多與專家學者切磋學習。王惠雯教授表示,今日的發表會展現佛光山集體創作的精神,精英共聚一堂猶如古代譯場的風華再現,很令人感動佛教的傳承有望。 今年所發表的論文中,獲得A級有6位:慧喜、妙景、知千、知軒、知柔、知尚法師,獎勵為大陸台灣來回機.....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自全台各地近150位義工參加研習。課程安排有您真好、認識佛光山、佛門行儀、認識義工會、菩薩義工八大類介紹、小組討論、獻燈祈福及菩薩義工與人事物等。 開營典禮由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開示:「大家有沒有抱著歡喜心來學習呀!」與會學員熱烈報以「很歡喜」回應,心保和尚舉例星雲大師曾說:「佛陀也是義工,在兩千五百年前就部署,超前做了很好的示範表率;因此覺悟成佛!」所以生命最好的投資,就是學習和修行。 人間社 周芝含 美國洛杉磯報導 義工 菩提學子 2019年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 佛光山義工會於5月1~2日舉辦「菩薩義工研習營」,來自全台各地近150位義工參加研習。課程安排有您真好、認識佛光山.....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造成了雙方的負擔與煩惱。 如果心中有慈悲,願意給對方進步的空間,那麼學佛也可以是快樂的一件事。「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心保和尚指出,日常生活最好的落實方法,就是星雲大師提倡的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给人方便,這是生活中真正的慈悲法門,也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除了指導實踐觀音法門之道,心保和尚也述說培養慈悲的方法,就是知道世間的苦。因為有苦,才需要慈悲;因為有苦,才希求解脫,所以世間的苦可以生起一個人的慈悲心。他勉勵大眾,在學佛的過程中,也許有很多事情不如所願,但其實是自己的知見有限,才會看不清諸法實相,「期許每個人都要提起堅固的信心,生生世世才能走在學佛的正確道路。」 主講人.....
佛心企業 移地教學的自覺式管理文化
伉儷,談「從商之道與人間佛教的共融」,分享夫妻共創事業經營之道。談到自身成功的經驗是秉持著做生意與做人一樣的道理,要有情有義對待客戶,並以廣結善緣的心胸與對手相同時時奉行佛光山四給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法則,才能使企業的經營,邁向開闊的目標。 最後,妙凡院長總結,從商之道也是為人處世,做生意不只是賺錢,更重要的是賺一份善緣與歡喜。從做生意到做朋友,商場間也要有情有義,因為慈悲沒有敵人,最後連競爭對手都變朋友。劉招明夫婦是佛心企業家的典範,也是人間佛教的管理學成功案例。 佛法談的本就是心的管理,只要能掌握自己的心,就能掌握好周圍的變化,並帶動改變這個世界的動力來源,讓人.....
星雲大師「四給」理念的佛理詮釋——依本於《大智度論》的理解
本論文探討星雲大師所述「四給」的基本意義,及進行佛法深義的詮解。「四給」是人間佛教的重要修行德目。「給人信心」對人給予言語的讚美與鼓勵,增益其實踐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信心。「給人歡喜」憑藉佛法布施、真誠心意與微笑,散播歡喜。「給人希望」如佛菩薩所發弘大誓願以滿足世人希望,及透過鼓勵、關心以幫助他人建立人生希望。「給人方便」意謂在他人有需要時,適時提供便利與幫助。關於「四給」的佛法深義,依《大智度論》的相關義理予以深化詮釋。「給人信心」意謂自己樹立成佛的絕對信心與決心,引領他人建立成佛信心。「給人歡喜」是行菩薩道給與有情各種層次的安樂,今世與後世的安樂、解脫生死的涅槃安樂,及圓成佛果的究竟安樂。「給人希望」是效法佛菩薩發起弘大誓願,滿足有情的一切希望,也藉此完成自身的理想願望。「給人方便」旨在以佛陀的方便智為典範,廣學多聞,隨順有情的根性與喜好施與相應教導。論說「四給」的佛法精深蘊謂,以出世法引導入世行。
立足本土,胸懷法界——國際佛光會的回顧與前瞻
屈指一算,今年──二○○一年,國際佛光會已邁入第十個年頭了。十年來,我追隨家師星雲上人披星戴月,席不暇暖,為會務而奔忙,有時是一天數場的成立大會,有時是接二連三的座談會,其中甘苦,不足為外人道,惟願眾生皆能離苦得樂,歡喜自在。值此新世紀之始,往事如浪潮般在腦際澎湃迴轉,今執筆寫下,希望有志者皆能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為弘法利生而攜手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