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雲水三千」展覽主題及策畫理念—星雲大師弘法五十年紀念影像特展剪影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之三)
我在無意之間,寫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文,最初只是想,我們出家人的信仰應該要淨化,發心要真誠,忍耐要加強。尤其,出家修道生活中,要有「為了佛教」的觀念,養成關懷信徒的習慣,要「嚴以責己,寬以待人」,要全力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要與人為善,要從善如流等,做一個稍微像樣的佛弟子。
以師志為己志—說唱弘法話三好
星雲大師來台弘法五十年雲水三千巡迴展
星雲大師來台弘法五十年雲水三千巡迴展  Cloud and Wate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s 50 Years of Dharma Propagation in Taiwan Exhibition Tour
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五十年影像特展
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五十年影像特展  Cloud and Water: A 50 Year Anniversary Photobiography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Special Exhibition
佛光山的三寶山
佛光山1967 年開山時,我就設立了人間佛教弘法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現在佛光山經過了第一個50 年建設,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經是三寶俱全的系統,因此在第二個50年,仍然以文化、教育為續佛慧命的重心,由宗務委員會領導,從原來的五院十會調整為 三寶山,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性別議題的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的指導,感到非常興奮。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除了論壇之外,也於會後安排會後旅遊,帶領與會嘉賓拜訪佛光山台北道場、台中惠中寺、高雄南屏別院等別分院,一睹佛光山地方弘法之姿;並回到高雄參觀佛光山寺、藏經樓及佛陀紀念館。 圖說: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 圖/佛光大學佛教學院提供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3rd East Asia Graduate Students Symposium)於8月28日至29日舉行,由日本東京大學、佛光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韓國中央僧伽大學等主辦,8月28日在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雲水軒的開幕式,共有17所大學,約40名海內外學.....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邀請兩岸10多位法師共同參與,既是兩岸互動,更推動學界與教界之間的交流。 「星雲大師為推動人間佛教做出巨大貢獻,讓佛教走向五大洲,成為真正世界性的宗教,可謂前無古人。」開幕式時賴永海闡述,並提出大師在弘法利生、文化教育、慈善事業、培養人才等諸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其實踐特點、理論特色等方面值得大家認真探討。 妙士法師轉達大師雖未能親到現場,心裏一直惦記學者們,致電關心大家的衣食住行,從細節處就能看出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體現,並將其歸納成三個結論,即宗教要和諧、社會要和諧、人我要和諧,作為弟子們,要努力將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於人間。 「人間佛教是融合的、歡喜的、幸福的;讓我們在悠悠歲月的人生裏,就像.....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第三刷出版 促進國際弘法
人間佛教研究院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第三刷出版 促進國際弘法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The Glossary of Humanistic Buddhism)2018年出版廣受歡迎,至今已流通逾萬本,2023年第三刷即將推出,期再掀人間佛教中英詞彙學習熱潮,進一步促進國際弘法。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編纂緣起,是為了統一龐大人間佛教辭藻的中英翻譯,並且能透過資源共享,有效地傳播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從1990年起,時任執行長覺門法師及已故的滿和法師,便積.....
佛教三寶節首場論壇 探討佛陀的神、人定位
史料中,說明佛陀故鄉的遺址確實存在的事實,並向萬教授提問:「大師撰寫《釋迦牟尼佛傳》時,台灣社會的佛教是什麼現象?大師為何要撰寫這本書呢?」 萬金川表示,大師撰寫《佛傳》時,正值1955年在宜蘭雷音寺弘法時期,「那是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是風聲鶴唳的年代,特別對大陸來台的僧人而言。」他指出,1949年發生國共鬥爭,慈航法師遭人密告附匪而蒙冤下獄;1952年遭逢白色恐怖,印順法師因《淨土新論》而遭到無情圍剿;1955年證光法師遭人誣指藏匿叛徒,也成為白色恐怖下的亡魂。 處於政治動盪不安、佛道教混淆不清的年代中,28歲的大師寫下了《釋迦牟尼佛傳》,目的就是希望能正本清源,讓大家明白佛教與道教、神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