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學,共478筆結果:
提醒緣分(外一章)
/periodicals/2ff1823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石刻一筆字旳歷史文化意義
/periodicals/30e976d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一個人的朝聖路
/periodicals/88a1c7f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學習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一點感想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期間,學者們談論最多的,是星雲大師剛剛出版的新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再讀大師這部書,又有一些感想。關於佛教尤其是中國佛教今後發展方向問題,我們更加有了清晰的輪廓,那就是這裡歸納為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那就是以原始佛教為基礎,以大乘佛教為指導,以中華文化為歸宿,以人間佛教為導向。
/periodicals/1a52a5f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一筆字的精神
/periodicals/3926615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唐代詩人佛寺結社的「人間性」—人間佛教的一種文化溯源
「結社」是中國古代社會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伴隨著唐代佛教文化興盛發展,詩人常於寺院結社,舉行社會文化活動。唐代詩人佛寺結社的類型大致涉及文學社、西方社、香火社、匡山社、東林社等社團,龍門寺、香山寺、慈恩寺、青龍寺、東林寺等是出現頻率較高的結社佛寺。唐代詩人熱衷於在寺院結社,體現了當時寺院開放性、服務性、藝術性的特質,表明寺院的「人間性」是佛教文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然而當代一些寺院在建設發展中卻面臨「人間性」的喪失,出現社會屬性剝離、社會運行邊緣化等情況。面對這種困境,積極提倡「人間佛教」的佛光山,為現代寺院建設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佛光山揚州鑑真圖書館為個案,展示人間佛教寺院對中國古代佛教寺院「人間性」的繼承和發展,將「人間性」貫徹落實於寺院的管理建設中,是未來佛教發展應堅持的方向。
/publications/9dbb2bc4-f3ea-11ee-96ea-c9de5a43d6bf/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焦山學僧「新思潮」探尋一代大師的文學起源
/periodicals/866e137e-5231-11ee-b190-c9de5a43d6bf/
不肯去觀音院(外一章)
/periodicals/7087a08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行星雲大師之願 創造兩岸和平(外一章)
/periodicals/007c5ea8-c2d0-11ed-9508-c9de5a43d6bf/
論現代人間佛教理論、實踐三大方向──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有關闡釋為中心
程恭讓教授依據《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的論說,從現代人間佛教的佛法化、中國化、全球化3個面向,對現代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發展方向作一反思。
/periodicals/7e4d664f-923f-11ed-9508-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