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第三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化國際研討會 研討會緣起: 佛光大學於一○二年四月成立佛教研究中心,以人間佛教為發展精神,致力於漢傳佛學及其經典之研究,批判地繼承傳統思想,創造地發展當代詮釋,促進佛教智慧底蘊與當代學術思潮之對話,使現代佛學之論述開拓出嶄新的研治格局。為實現此一開放之佛教論學平台,並確立人間佛教所引領的學術指標,佛教研究中心特敦請萬金川教授主持「《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大型研究計畫,於2013年10月開始執行此一計劃,並於2014年9月首度召開第一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匯聚了海內外佛學研究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對《維摩經》的各個層次內容作了深入的探討 。接著在2015年10月舉辦了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
《老二哲學》中的星雲大師工夫心法
《往事百語》是星雲大師六、七十歲之際的成熟作品,反映了他落實人間佛教的弘法智慧。大師將自己的人生事蹟,處置的心得,藉由百語呈現,句句是深刻的行佛智慧。筆者以為,大師的《往事百語》就是現代行佛的工夫心法,配合時代環境,提出種種作法,藉由自己的案例,從青年修養期、來台艱苦期、佛光山創建期、國際弘法期的生命歷程,展現他無比圓融又堅毅的修養智慧,雖然不易學習,但必定是現代人可以效法的智慧。筆者將這百句的智慧法語,以「認識佛法的基本原理、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面對社會的接引智慧」作為歸納的重點,而它們都是般若智與菩提心的發用,可以說就是星雲大師的現代佛學心法。本文之作,針對其中第二部《老二哲學》的文句作學習反思及討論,一方面砥礪自己,二方面與社會交流。
佛學研究與方法論——對現代佛學研究之省察
本文之目的主是對現代佛學研究的各方面表現,以方法論為線索,而加以考察,作一反省,以評其得失. 而題中所說的「現代」,則是指1820. 1830年代以來,日本與歐美方面的學者而言,其中亦有涉及印度與中國方面者. 至於在結構處理上,作者則先義界了佛學與佛學研究及佛學方法的不同,以標明其討論的對象. 繼而列舉了:一. 文獻學方法. 二. 考據學方法. 三. 思想史方法. 四. 哲學方法. 五. 維也納學派之方法. 六. 京都學派之方法. 論述其意義,作用及限制,並評其得失. 間或列舉歐美,日本學者在此方法上的研究成果,或敘述某一學派的歷史發展,最後並附帶提及了佛教的實踐修行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