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觀音,共12筆結果:
從對聯談觀音信仰(上)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31/
從對聯談觀音信仰(下)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54/
人海慈航─星雲大師文學創作中的觀音形象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2925/
為了千年的傳承—佛光山千手觀音造像與粉本源流
佛光山千手觀音的粉本是敦煌莫高窟元代第 3 窟的千手觀音壁畫,是千手觀音的最精美的壁畫和古代傳統線描的集大成之作,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佛光山千手觀音造像的藝術品位和境界,基於作者對於原作技法內涵的理解及自身情感的注入,與人間佛教慈悲精神交相輝映。讓這千年傳承的千手觀音造像留在人間,同時加以現代創新,也體現了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本懷和「以文化弘法」的理念。
/publications/fee05bcc-f3e9-11ee-96ea-c9de5a43d6bf/
從敦煌圖像看人間佛教與佛法傳播未來
人間佛教是近代漢傳佛教的一場現代化改革運動。清末民初,佛教衰退式微,太虛大師(1890-1947)開始倡導「人生佛教」,作為推動佛教現代化的改運動,為因應儒家倫理、基督教慈善、科學思潮的一種佛教運動,有其時代性的階段功能。「人生佛教」 後來發展為人間佛教,主要理念是讓佛教積極的走入人群。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450/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研究
本文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為具體研究對象,探討觀音信仰先天具有的「人間性」特質,在星雲大師對觀音信仰的理論與實踐宣導下,使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現了「超人間性與人間性」之圓融統一。依據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原則,闡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在「超人間性與人間性」、「神聖性與世俗性」等方面形成平衡圓融的信仰形態,並積極踐行與現代理性觀念對接的改革進程,以此回應有關人間佛教的諸多爭議。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297/
從造型藝術看大理地區佛教信仰的特點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16/
南詔大理佛教雕刻初探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19/
《白國因由》的成書及價值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0/
第六章 觀音管理學與彌陀管理學
/publications/cdd7490a-8261-11ed-9205-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