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立足於心的「一筆字」
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自從展出以來,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顧名思義,「一筆字」的獨特之處在於「一筆」,這是因為大師雙目近盲,看不清字的空間布局,只好將字一筆寫就。書法是視覺的藝術,既然眼睛看不清怎麼能把字寫好呢?大師對此的回答是:用「心力」。那麼,星雲大師所說的「心力」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大師又是如何用「心力」取代「眼力」寫出一筆字的?目前關於星雲大師一筆字的相關研究都未能全面系統地說明星雲大師的「心」與宗教情懷、筆墨美學、詞句意義之間的具體連繫與相互關係,而這正是本文努力說明的目標。本文將立足於「心」這個核心概念,著眼於一筆字的創作過程與觀看過程兩個角度進行研究。
以忍為力
中國是一個講究修身養性、崇尚人倫道德的民族,五千多年來,百家諸經無不推崇勤儉、忠義、守時、謙讓、孝順……為美德,多少古聖先賢更是以之為修養、為傳家寶。其中,更將「忍」視為人生最大的修養。在佛教,「忍辱」更是菩薩必須修行的德目之一。 我們反觀今日的社會,種種亂象的根源,多是不能「忍」。忍不下一口氣,而惡言刀槍相向;忍受不了他人春風得意,而嫉妒誣陷;不能忍受生活各項壓力,而放棄人生;不能忍窮忍苦,轉而投機取巧,欺瞞詐騙。可以說整日在「不能忍」當中汲汲營營,費盡心力,把生活搞得烏煙瘴氣,一塌糊塗。所以說,「忍」不但是人生一大修養,是修學菩薩道的德目,也是快樂過生活不可或缺的動力。
試析星雲大師弘化的特質
星雲大師一生弘法六十年,所關注的是:「提倡人間佛教,實踐人間淨土。」主張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其內涵與精神,即是佛陀出世人間的本懷,讓所有的眾生,都能成佛。實踐上,已把這種思想推展至佛光山全球的道場,於各種弘法活動中落實。歷代高僧皆為佛法的流傳,竭盡心力。星雲大師在弘化的過程中,是什麼精神、什麼特質,能有今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局面﹖筆者以鄙陋的見聞,試著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實踐的弘化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