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總序
編輯序
佛教傳播過程中,由於風土民情、文化交融、經典翻譯等各種原因,致使人們對於佛教的教義理解和詮釋產生歧異,而有大小乘佛教解脫道、菩薩道的區別。不僅如此,誠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指出:二千多年來,傳統的佛教給人有種種訛誤印象,如:附佛外道、假傳佛意者,披上了神仙鬼怪的外衣,甚至一些迷信的言論,像看時辰、看風水、看地理、抽籤、卜卦等等,幾乎成為迷信的佛教、以神鬼為主的佛教。
總序
2013年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策畫的「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每年三月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 仔細想起我和佛教學術的因緣,最早開始於1977年,成立《佛光學報》,歡迎佛教學人發抒高見,共同來莊嚴佛教思想。1982年,韓國「大韓傳統佛教研究院」的院長金知見博士,想來佛光山舉辦第五屆的「國際佛教學術會議」,我一向歡喜助人善事,也鑑於推展國際佛教的重要,就欣然同意。
自序
在我青少年讀書的時候,覺得佛教要「藝文化」,因為那時候,我遍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等,以及西洋小說,如:羅曼羅蘭、莎士比亞、及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但是對於佛經艱澀的文言文,坦白說,我是看不懂的。就想到佛教要通俗化、要大眾化,因此,開始虛心從事藝文的寫作及關心佛教藝文的發展。
總序
佛光山自一九六七年開山創校以來,於今匆匆將近十載,深感時代日新月異,社會變化萬千,吾等佛子,所負化導時代之使命,所擔淨化社會之責任,實益形重要。試觀當今之世,功利主義,火燄高張;縱欲思想,漫延散布;邪惡抬頭,正義隱退。目前世界人心,急切需要佛法精神,給予安定之力量;社會大眾,急切需要佛法之真理,給予指導之原則。故吾人在許多內修外弘之計劃中,先行發行一份有內容有分量之學派,提供給有識之士,作為本山開山第十年之獻禮,此其出書原因之一。
甘露灑心
我們第一次讀到《八大人覺經》,都會立刻產生幾個非常直觀的問題: 第一,「大人」是指誰或什麼?這部經文的名稱是什麼意思? 第二,為什麼這部經開頭沒有一般經文的「如是我聞」,結尾也沒有「信受奉行」? 所以,進一步的問題就又產生了: 第三,這部經是講給什麼樣的對象? 第四,這部經到底是講什麼? 第五,這部經重要嗎? 星雲大師知道我們的疑惑,為我們娓娓道來。
禪門的自覺教育
佛陀是個教育家,佛教也本來就是一種教育,像佛光山提倡的是「人間佛教」,也就是一種社會教育的佛教。 至於禪,更是一種「自覺教育」,禪不是佛陀發明的,禪是每一個人所共有的。禪是一種宇宙自然、微妙的本心、本性,就好像櫻花,冬天時還是光禿禿的樹枝,春天一到,就冒出來了。「禪心」就好比花開能夠散播芬芳,好比月亮從雲朵的空隙裡透出了光芒。 我們的生活裡假如有一點禪,感受也會不一樣。就好像客廳裡,掛了一幅畫、擺了一盆花,氣氛就會不一樣;就像美麗的女性,擦了一點脂粉,變得更嫵媚;如同吃飯的時候,菜裡面加入一點調味料,就會更好吃。
法藏津梁
二○一九年六月,《星雲大師全集》(簡體字版)全一○八冊在北京新星出版社版,成為佛教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自然也是學術界關注的一件大事。星雲大師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間佛教」的實踐,已成為中國佛教當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來無論誰要研究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中國佛教,都必須重視這一實踐,研究這一實踐,總結其豐富經驗以及其中蘊藏的中國佛教的發展規律乃至佛教的發展規律。無疑,屆時《星雲大師全集》將成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
般若、生活與自由
這是一個沒有春意的春天。二○二○年新冠病毒肆虐之下,整個中國都處於「封鎖」的狀態,人世間都處於惶恐與焦慮之中。文明發展至今日,人的根本痛苦似乎並未有解脫的跡象。由武漢發端的疫情,難道是我中華另一苦難輪迴的肇端嗎?當此之時,作為人文學者,吾人當潛心經典,沉思人類生存之深層問題,尋求生命苦難之緣由及解脫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