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人間佛教,共1087筆結果:
有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語錄》的「語錄體」風格淺析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2942/
回歸禪宗本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及實踐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2946/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安樂行思想初探
星雲大師以「法界融和」的「心」為思想基礎,構建起人間佛教「安樂行」思想,「三好、四給、五和」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是:(1)以「五和」為究竟的境界論;(2)以「三好」為主要內容的修行論;(3)以「四給」為融攝點的波羅蜜多關係論。大師的安樂行思想,是「發揮佛教智慧,提升個體生命,開發群體力量,轉化社會危機,創建人間淨土」之偉大的人類創新,和傳統天台宗的「自心淨土」安樂行思想相比,星雲大師的思想可以概括為「群心淨土」安樂行思想,是《法華經》之「安樂行」思想的繼承與深化,是現代僧人對佛陀教法的詮釋與豐富,是佛法在當代當根對機之實踐的展開。同時,《法華經》之〈安樂行品〉,為人間佛教提供最重要的大乘經證之一,從其入手進行聞思修,是理解星雲大師的學說與實踐的最佳途徑,是從「人」回歸「佛」的般若路徑,是融合「經—教—修」一體的最方便途徑。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59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僧信觀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僧信觀,以僧信平等為基本理念。繼承原始佛教以布施為結構性基礎的僧信關係,以及佛陀制戒為原則的倫理保證,是對傳統中國佛教中「僧尊信卑」、「尊信抑僧」、「僧信平等」的再詮釋,尤其是「在家能作師」問題上,最具突破性的理論與實踐貢獻。早期部分信眾的貢獻,為制度化建設僧信體系具有重要經驗意義;國際佛光會的創建,尤其是檀講師制度的設立,是提高信眾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措施;71 位台灣本地檀講師的教學實踐,為台灣佛教尤其對人間佛教的推動具有實踐意義。總之,星雲大師僧信觀理論與實踐,既是「佛法生活化」,又是「生活佛法化」的表達,也力圖構建僧、信二眾均衡、團結的現代佛教團體,使僧、信二眾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共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594/
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publications/ca3665a2-ad52-11ee-9c6d-c9de5a43d6bf/
讀《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publications/a0e6e05b-ad53-11ee-9c6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序
/publications/2a0f18b3-ad52-11ee-9c6d-c9de5a43d6bf/
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publications/8846aa58-ad52-11ee-9c6d-c9de5a43d6bf/
佛至心靈,創意思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佛法與創意
/publications/66e75267-ad57-11ee-9c6d-c9de5a43d6bf/
「佛說的」與「人要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教義新詮與弘傳法門
/publications/aa9136db-ad56-11ee-9c6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