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大洋洲人間佛教對華人群體的凝聚整合作用研究
由 19 世紀的「淘金熱」至今,大洋洲華人華僑群體的主觀願望由「落葉歸根」向「落地生根」轉變。人間佛教在本土化方面的成就,有利於消除分歧,打消疑慮,強化社會融合的群體目標。道場建設、組織制度及包容的佛教理念,都有利於提升當下華人群體的同一性,縮小群體內部的差異。同時,人間佛教既能夠滿足移民的宗教需求,又兼具世俗社團的各項功能,還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事實上起到了凝聚整合華人華僑群體的作用。這對華人群體融入當地生活,多元文化社會建設,乃至佛教的全球化發展和中國和平友好文化形象的塑造都具有積極意義。
冠佩環趨星拱極—熾盛光佛信仰在人間
唐初,隨著熾盛光陀羅尼的譯出,禳除災星的熾盛光法開始在漢地興起,熾盛光佛信仰源於熾盛光陀羅尼,產生於護國安邦的祈願之中。晚唐以後,熾盛光佛信仰順應民眾的訴求,與生老病死等個人命運相關的民生功用得到了強調,成為了藥師如來的化身,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道教。融合了漢藏藝術系統的熾盛光佛繪畫演繹了漢藏佛教交融並進的發展史,熾盛光佛還傳播到了吐魯番、西夏、大理,以及日本和朝鮮,順應不同的社會背景,展現出各異的發展圖景。星雲大師說,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也是「人要的」,熾盛光佛信仰的發展歷程中,「佛」的說教響應著不同歷史背景下「人」的需要,呈現出「國化」「民化」兩條具體的發展路徑,為當今的人間佛教建設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借鑑意義。
佛教西來南美的分析探討——以佛光山人間佛教在巴西的發展為研究
有鑒於研究者旅居海外多年的經驗,試圖透過本文闡述佛光山人間佛教在巴 西的發展,以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爲基礎、敘述當地佛教現況爲背景、文化差異 的洞察為主軸,分析佛光山在巴西的別院「如來寺」發展的現況、困難與展望。 巴西的歷史有其獨特的發展脈絡,無論是社會結構、人文思想都受到「外來」 的影響,因此,它是一個融合了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大冶洪爐。文人政府時期 的巴西受到全球化的帶動,陸續接受來自各地的移民。本論文所要闡述的即是由 亞洲移民所引進的佛教信仰,尤其將著墨於佛光山人間佛教對當地社會的影響。
佛光山人間佛教的新氣象
人間佛教的展望
佛光山的人間佛教
與星雲大師《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
星雲禪與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的禪學理念探析
星雲大師詩歌創作的人間佛教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