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與佛教的現代化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向現代化社會邁進了一大步。與之相應,各種社會文化都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傳統?二是如何適應現實 的社會?──如果說,特定的傳統往往是特定意識形態現代化的「載體」(亦即具體的思想內容),那麼,特定的社會條件則常常是某種意識如何現代化的現實根據(亦即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及如何發展)。 與其他宗教一樣,佛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在今日社會裡也面臨著一個是否要現代化及如何現代化的問題。一般而言,當不會有人反對佛教的現代化,而對於佛教應該如何現 代化的問題,則可能會見仁見智、言人人殊。有鑑於此,本文擬就佛教應該如何現代化問題做一些嘗試性的探討,不妥欠當處,有俟大德、方家。
人間佛教與佛教倫理觀
提要:Humanism及Humanistic這兩個用語,在星雲大師所傳授的教法中,古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某一方面來說,此二用語直指釋迦牟尼佛教法之精髓;但在另一方面,這兩個辭語也蘊涵中國佛教之教義與修持,曾因某種原因悖離了佛陀的本懷。
人間佛教思想在高科技社會的切入點
人間佛教具有現代化的前瞻思想,因此在高科技社會中具有「功能性」、「昇華性」、「日常性」與「連貫性」的重要價值。或謂本文偏向於「世間法」,然而「佛法世間成」, 層層理論可以在契入之後,應機觀教,畢竟,創造「人間淨土」是人間佛教最有效率的願景。 至於行動上,以組織力量,在各方面推廣執行,仍賴十方有心人,砥勵切磋,發揮所長,齊心合作。
人間佛教與生活儒學
要從這個儒佛關係及對比脈絡去看,才能看清楚儒佛兩家未來發展的路向,並對過去兩家因應現代化時的歷程做較準確的評價。
正法重輝的曙光─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本文作為一篇學習大師著述的總結報告,想對自己所見聞解知的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作一番梳理,以供想瞭解大師的讀者參考。 關於人間佛教,大師曾歸納為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普濟性六大特性,實則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質和要點,不止於這些。本文擬從十個方面談談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建設人間佛教的宗教家──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
太虛自嘆人間佛教理想無法實現,是實行不足、統率無能,其實乃是方針雖訂定,理論細部卻尚未不及成之故。星雲說:「有人說,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的提倡者,我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若就佛光山龐大的弘法事業來看,此語亦或不妄。但如果就人間佛教理論發展的角度而言,星雲大師更是人間佛教理論的開展者。
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特質
我曾經對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特質作過一個概括,就是善於用佛法來開啟人生的智慧,從而實現一種智慧的人生、超越的人生。從星雲大師的許多講演,到《佛光菜根譚》、《星雲禪話》,從處理日常行事中的舉重若輕,善於化腐朽為神奇,到各次演講和解答問題時所體現出來的機敏睿智,無處不充滿著人生的哲理和佛法的智慧。這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去挖掘和總結,讓更多的人了解,讓更多的人來分享。但願我們這次的研討在這方面能有所作為,有所收穫。
從「山林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弘法精神——星雲大師「同體共生」的菩薩道理念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道次第思想研究
人間佛教的生死觀建構芻論——佛教生死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