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序
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佛至心靈,創意思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佛法與創意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思想探析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醫療觀
佛教對於疾病的醫療有著自身獨到的認識。現今,以星雲大師為領導的佛光山人間佛教,更有其現代化、人文化的醫療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醫療觀,基於對疾病的認識與分類,進一步給出相關醫療態度與方法的見解,頗具準確性與合理性。它不僅吸收了古代漢傳佛教的精到之處,又面對當今的時代形勢加以創新發展,一方面有源可溯,又一方面適應時代。它兼備古德慈悲濟世的醫人理念、清淨安養的修心理論、佛教性的醫療方式,以及面對疾病生死的寬宏態度,還提倡科學預防與醫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及重視心理疾病等,突顯了人間佛教的佛教本色與時代特色。此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醫療觀「與病為友」的思想與個人關懷導向,更是對個人與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研究
本文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為具體研究對象,探討觀音信仰先天具有的「人間性」特質,在星雲大師對觀音信仰的理論與實踐宣導下,使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現了「超人間性與人間性」之圓融統一。依據人間佛教「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原則,闡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觀音信仰實踐在「超人間性與人間性」、「神聖性與世俗性」等方面形成平衡圓融的信仰形態,並積極踐行與現代理性觀念對接的改革進程,以此回應有關人間佛教的諸多爭議。
人間性是佛教的生命力—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超凡入聖—「星雲模式人間佛教」的神聖性建構問題探析
宗教的本質和魅力在於其出離世間的神聖性,而人間佛教目前面臨神聖性缺失的質疑。本文以「星雲模式人間佛教」為中心,考察其對佛教「神聖性」的建構。神聖性概念借鑑自西學,無論西方學者如何爭論,對於神聖性來自於人為建構這一點,是認識一致的。星雲大師認為對神聖性的建構其實是靠信仰而體悟、依信仰而呈現神聖性,神聖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開顯是建立在堅定的信仰之上的。人間佛教認為神聖性與世俗性的關係是統一而非對立的,神聖性就體現在世俗生活之中。星雲模式人間佛教對神聖性的建構至少體現在5 個方面:以教義闡發論證義理的神聖性;以行佛修行體悟信仰的神聖性;以佛像建築彰顯空間的神聖性;以戒律制度維護秩序的神聖性;以社會參與建構終極追求的神聖性。其體現出的理論特徵,一是以理性建構內外結合的神聖性,二是以社會性建構不離世俗的神聖性。從神聖性建構這個維度來看,「星雲模式人間佛教」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