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從敦煌圖像看人間佛教與佛法傳播未來
人間佛教是近代漢傳佛教的一場現代化改革運動。清末民初,佛教衰退式微,太虛大師(1890-1947)開始倡導「人生佛教」,作為推動佛教現代化的改運動,為因應儒家倫理、基督教慈善、科學思潮的一種佛教運動,有其時代性的階段功能。「人生佛教」 後來發展為人間佛教,主要理念是讓佛教積極的走入人群。
文化為橋—淺談菲律賓光明大學人間佛教生命教育
光明大學係由星雲大師於二○一四年在菲律賓創立,是菲律賓首座由佛教團體創辦的大學,也是佛光山教育體系五所大學中最年輕的一員。星雲大師以慈悲智慧和善巧方便,倡導人間佛教超越種族文化的生命教育,透過「三好」、「四給」來樹立正向積極的榜樣,使青年實現生命的翻轉。本文試圖以光明大學為例,研究如何以中華文化為載體,在這片經濟條件、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都迥然不同的土地上,傳播人間佛教,創造教育翻轉生命的奇蹟。
人間佛教慈悲的理論基礎
慈悲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佛教講對所有的眾生都要慈悲。佛教也認為「無明」是人生一切煩惱的根源,人都是由於「無明」而做了錯事,因此佛教教導我們對一切有情生起慈悲之心。如果一個人生來就是惡人,我們就不可能生起慈悲之心。本文以緣起論的觀點,說明人所做的錯事都是由於「無明」,所以我們要向所有的眾生修慈悲之心。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沒有鬥爭,世間才能沒有戰爭。
從「持戒」到「給人因緣」——《佛法真義》與星雲大師的「佛教仁學」
人間佛教乃是當代漢語佛教的主導形態,其中,由星雲大師領導的台灣佛光山系統,是世人公認最為成功的典範。筆者曾撰文指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不是星雲大師一人之思想,而可視為是全球化時代漢語佛教對現代性的一個「集體性」思想應對,故有其新的佛教形態學的意義。從規範性的角度說,此一新的佛教形態學即是「佛教仁學」,乃是人間佛教行者基於佛教的般若智慧與慈悲精神,將中華「仁學」原則自覺地接納,進而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最徹底地貫徹落實之的形態表現。對於「佛教仁學」形態的有效性、局限以及未來發展,自然仍有討論的空間,這裡,筆者擬結合星雲大師新著《佛法真義》,特別圍繞大師對「持戒」與「給人因緣」的詮解,對星雲大師的「佛教仁學」再作一申論。
志意.深情.慈悲.智慧─從《詩歌人間》所看到的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詮釋觀研究—以「解憂」為例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生命―生死―生活」的詮釋結構,既有來自於印度哲學、佛教哲學的要素,還包含對中國哲學傳統的吸納融匯。星雲大師融攝「空淨禪」的「生命―生死―生活」整體詮釋,是立足於「人間」的具體實踐,是大乘佛教菩薩精神的具體開展。以「解憂」為例,星雲大師主張將「憂苦」轉換為「憂患意識」、「先天下之憂」,以進取的精神將眾生的事業擔負起來,提出「慈悲即是佛性」的主張,擴展了慈悲的內涵,體現了佛教菩薩精神與中國傳統聖賢品格的會通。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詮釋觀是注重大乘菩薩道精神的佛教「實踐詮釋學」。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研究
星雲大師作為佛光山的開山宗長,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其己任。在多年的弘法利生的實踐中,星雲大師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人間佛教的思想。在星雲大師看來,建設人間佛教要落實到實處,就是建設人間淨土,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轉變為清淨、光明的人間淨土。要將五濁惡世變為人間淨土,那麼就需要從淨化自我的心靈入手,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唯心淨土的理論更為重要的是,世人應該發起慈悲之心,以悲願度化眾生,像觀世音菩薩那樣,救苦救難。世人能夠以此為基本的理念,在落實到具體的建設人間淨土的行動中,那麼人間的穢土就會在眾人的努力下逐漸變為淨土。
人間佛教的文學觀與天台思想
本文是作者另外一篇文字〈深情的大師─略論星雲大師的詩與人間佛教〉的姊妹篇。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的重點是思考人間佛教文學觀何以可能的問題。文中把慈悲與一念心關聯起來,認為一念心這樣的意向性概念,給了慈悲一個可能的詮釋空間,那就是很可以把悲心的內涵賦予一念心,而成為一念心的基本內容,一念心既然是個陰識心,這陰識心就不必排斥像悲心這樣的情感性的概念,這樣我們也就可以解決悲心的義理難題,同時也可說佛菩薩都是不捨眾生的。如此一來,我們也就可以解決佛教文學觀的基本問題,同時為人間佛教的文學觀找到義理的支持點。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醫療觀
佛教對於疾病的醫療有著自身獨到的認識。現今,以星雲大師為領導的佛光山人間佛教,更有其現代化、人文化的醫療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醫療觀,基於對疾病的認識與分類,進一步給出相關醫療態度與方法的見解,頗具準確性與合理性。它不僅吸收了古代漢傳佛教的精到之處,又面對當今的時代形勢加以創新發展,一方面有源可溯,又一方面適應時代。它兼備古德慈悲濟世的醫人理念、清淨安養的修心理論、佛教性的醫療方式,以及面對疾病生死的寬宏態度,還提倡科學預防與醫療、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及重視心理疾病等,突顯了人間佛教的佛教本色與時代特色。此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醫療觀「與病為友」的思想與個人關懷導向,更是對個人與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
菩薩人格的內涵及其養成—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人格理念為例
星雲大師宣導回歸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主張佛教要走入人間和社會,以解決人心問題和社會問題為目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星雲大師在其人間佛教理念中將人格作為一個重要的命題來闡述,注重經由實踐佛法達到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昇華,逐漸從做人到成佛。人間佛教以其獨特的世界觀和自我觀,構建了一個人格理論系統,其中菩薩人格作為一種人格類型,最能體現出人間佛教的人間性和生活性。菩薩人格以慈悲為首要特質,以利他奉獻為核心價值取向,以本具的佛性和對佛教的信仰為主要發展動力,強調經由佛法指導,在行佛中的實踐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