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程恭讓,共478筆結果:
作者序—我所認識 、理解的星雲大師
/publications/87a6ec7e-73b2-11ed-bc72-c9de5a43d6bf/
作者序—青年星雲十年磨劍
/publications/46c71592-7c55-11ed-a0eb-c9de5a43d6bf/
作者序
/publications/f4c32e55-7de8-11ed-a0eb-c9de5a43d6bf/
作者序
/publications/0bf874ca-8004-11ed-a0eb-c9de5a43d6bf/
作者序
/publications/4c3e393f-81c5-11ed-9205-c9de5a43d6bf/
作者序
/publications/bfd255c6-825f-11ed-9205-c9de5a43d6bf/
作者序
/publications/59a1c981-8290-11ed-9205-c9de5a43d6bf/
第六章 作為公民權利的生權認同
/publications/1d75360d-8b3d-11ed-a5df-c9de5a43d6bf/
作者序
/publications/2216e610-8358-11ed-9205-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文學創作觀探析
星雲大師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並對文學创作有不少論述。從中國傳統文論的基本範疇來看,情與志的關係上興星雲大師主張二者互相交融促進;言意關係上,認為語合的表莲能力有局限性:文質關係上,更強調質,但也重視文章的形式星大師的文學創作觀中充滿生命感,一方面,作者應該有家國之念,在文章中表現對國人的生命關懷:在宗教面上,文學創作也是一種修行,這種修行包含對自己的觀照和對天下一切眾生生命的關懷,將小我與大我融合星雲大師作為宗教改革的推行者,以文學創作作為弘法方式,力圖實現佛教文藝化,在這種情境下,文學創作需要做到通俗化、現代化,方能適應當下社會需求。文學是推動人間佛教發展的有效方式,而人間佛教包容的精神也為佛教文學的繁榮提供了良機。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