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星雲大師,共949筆結果:
星雲大師《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的人間佛教修行觀之探究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28/
星雲大師僧團制度建立之研究
1949 年初到臺灣的星雲大師在四處掛單的歲月中,觀察到社會大眾不只對佛教僧眾存有 清修自了、消極的形象概念之外,更發現臺灣寺院不強調制度的落實,佛教徒更不知道組織 的重要性,僧信二眾如同一盤散沙,無法達到弘法效益。為了建立正信的佛教觀念,駐錫在 宜蘭雷音寺弘法時,透過成立不同性質及不同年齡層的社團組織,將念佛會信眾以組織分層 負責帶領的方法,逐漸開展各種新穎的弘法方式,以不同面貌開啟了宜蘭地區學佛的風氣, 甚至影響了臺灣佛教的發展。然而這些革新運動以及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都是在尚未成立 僧團的情況下帶著青年及信徒所展開的弘法模式,可說星雲大師在宜蘭弘法的這段時期,已 開始逐漸勾勒佛光山僧團組織系統架構,更是落實人間佛教理念的奠基期。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11/
佛光山僧伽教育之研究
「佛教」即是佛陀對眾生的教育,其建立僧團、遊化四方,都是為了教導眾 生,令其契入真理而得度。東傳後,僧侶譯經講說、弘揚佛法,寺院叢林隨之而 起,八大宗派亦逐之成形。佛教至此發展蓬勃,建寺安僧、興學辦道、培育僧才, 深深地影響中華文化的內涵與發展。隋唐之後,中國佛教歷經多番波折,逐漸成 為世人眼中消極的、往生的佛教,榮景不再。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13/
國際佛光會組織與發展之研究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1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對老人關懷之探討——以宜蘭仁愛之家日托班為例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34/
人間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偉大意義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73/
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之研究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25/
佛教回傳印度之比較研究——達磨波羅大菩提會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29/
星雲大師「人間詩話」之本懷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37/
星雲大師《釋迦牟尼佛傳》的文學美感與宗教體證之初探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