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重建贊同人間佛教理念的教團與寺院間的聯絡機制
日本佛教的宗派性很強,但他們之間也早就建立了各種溝通管道,在需要的時候合作共事。基督新教各教會、派會間的衝突也曾經很激烈,甚至互指對方為異端,釀成血腥事件。 但十九世紀以來,他們撇開分歧,轉向合作協進成為宗教現代化的又一趨勢,並創造了多種協進形式:如在傳教活動中合作,在開展青年工作和基督教教育中的合作。
我看人間佛教
本文試從歷史的發展演變,說明人間佛教在當代的必然性。二十世紀以來海峽兩岸人間佛教的興起及以佛光山為中心的人間佛教弘揚繁盛,其實質就是漢傳佛教人間化在當代的復甦。自從譯經開始,印度佛教在中國就開始了在地化進程,這一進程是和中國文化相互衝突、相互融和的過程,而人間化是推動這一過程的核心動力。從華夏宗教發展歷史,無論禪宗、南宋朱熹、明王守仁等儒家心性說,無論佛教的漢化,還是三教合一說的盛行,乃至民間宗教的興起等,都難以迴避社會人生或人間塵世的因素。清末民初,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就是對治時弊的解藥。今天台灣人間佛教的發展本質上就是宋代禪佛教在當代的復甦,其核心內涵就是人間佛教。從佛光山四大宗旨的發展事業,總結得知佛光山人間佛教代表了近百年來最有意義的中國佛教復興潮流,也體現了未來中國佛教進一步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人間佛教與文學新變
民國以來,「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經由太虛大師、趙樸老、巨贊法師等高僧大德的提出、倡議之後,尤其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將此理念、實踐傳播至全球五大洲,如今回傳大陸,「人間佛教」現已成為中國佛教未來的發展方向。佛教與中國文學關係密切,其教主佛陀不僅是宗教家、思想家,還是位文學家,有著運用富含文學性質的說法來領導教團的傳統,這個傳統又被後代佛教傳人所繼承和發揚,如星雲大師。星雲大師生弘揚人間佛教,著作等身的星雲大師,本文探討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文學理論及創作,並從中找出佛教的文學新變。
呂澂對佛學研究人才的培養
呂澂是海內外一致公認的著名佛教學者。他畢生從事佛學研究,著作等身,貢獻巨大。由於他精通英、日、梵、巴(巴利文)、藏等多種文字,所以對印度佛學、中國漢地佛學和西藏佛學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以佛學為科學研究對象,在研究方法上勇於探索和創新,終於闖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在整理和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攀登了近代佛學研究的高峰。特別是他善於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佛學研究的成果,既不盲目崇信外國的一套,也不墨守中國學者的成規。他有目的、有選擇地利用國內外一切研究成果,特別是近代日本佛教學者的研究成果,作為思想資料,建立起自己的新的佛學體系。
人間佛教與佛教的現代化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向現代化社會邁進了一大步。與之相應,各種社會文化都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傳統?二是如何適應現實 的社會?──如果說,特定的傳統往往是特定意識形態現代化的「載體」(亦即具體的思想內容),那麼,特定的社會條件則常常是某種意識如何現代化的現實根據(亦即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及如何發展)。 與其他宗教一樣,佛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在今日社會裡也面臨著一個是否要現代化及如何現代化的問題。一般而言,當不會有人反對佛教的現代化,而對於佛教應該如何現 代化的問題,則可能會見仁見智、言人人殊。有鑑於此,本文擬就佛教應該如何現代化問題做一些嘗試性的探討,不妥欠當處,有俟大德、方家。
正法重輝的曙光─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本文作為一篇學習大師著述的總結報告,想對自己所見聞解知的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作一番梳理,以供想瞭解大師的讀者參考。 關於人間佛教,大師曾歸納為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普濟性六大特性,實則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質和要點,不止於這些。本文擬從十個方面談談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論特質
我曾經對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特質作過一個概括,就是善於用佛法來開啟人生的智慧,從而實現一種智慧的人生、超越的人生。從星雲大師的許多講演,到《佛光菜根譚》、《星雲禪話》,從處理日常行事中的舉重若輕,善於化腐朽為神奇,到各次演講和解答問題時所體現出來的機敏睿智,無處不充滿著人生的哲理和佛法的智慧。這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去挖掘和總結,讓更多的人了解,讓更多的人來分享。但願我們這次的研討在這方面能有所作為,有所收穫。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實踐的融和性特色——以佛教內部融和為重點的考察
人間佛教的理論淵源與理論建構
人間佛教作為二十世紀至今佛教實踐的重要思潮不僅在海峽兩岸而且在全球均產生了重要影響。該思潮的產生與人間佛教諸多宣導者因應社會轉型改變山林佛教、經懺佛教現狀密切相關,其理論依據自然是佛陀的言教,其旨趣是回到佛陀的本懷;在人間佛教行者的實踐中,他們也因應具體的時空環境開展理論建構,並呈現出不同的宗風。因此,人間佛教的理論淵源和理論建構,不僅是教界發展的思想基礎也是學界學術研究和文化建設的重要命題。
怎樣建設人間佛教
建設人間佛教,要先從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設起來,故須把群眾心理的普通思想,對於佛教的觀念,略略的解釋。 佛教到中國,雖近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差不多窮鄉僻野都有佛教,不過對於佛教的真相,卻仍是不能明白。故佛教的精神和力量,亦不能充分顯發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