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程恭讓,共478筆結果:
第二章 人間佛教管理學的建構探索
/publications/d202bf21-8260-11ed-9205-c9de5a43d6bf/
第二章 人間佛教性格與建立人間淨土
/publications/3f7b8d89-834f-11ed-9205-c9de5a43d6bf/
推薦序—序二
/publications/5fec306a-828c-11ed-9205-c9de5a43d6bf/
第二章 生命權利—人間佛教的核心信仰
/publications/27b6e6a0-8b3c-11ed-a5df-c9de5a43d6bf/
佛教現代化的工程——人間歷史興衰二千年
佛教傳入中國二千餘年,兩漢之間神仙方術盛行,民國學者湯用彤指出:「漢代天地山川諸大祀外,尚有多種之祭祀。而自先秦以來,感召鬼神,須遵一定方術。」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治國講求天人感應,儒家逐漸抬頭。佛教傳入中國之際,正是儒家與神仙方術的流行方興未艾。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1058/
第八章 國際化與宗教互動
/publications/47b4b14f-8cca-11ed-a5df-c9de5a43d6bf/
以清淨智慧 促進文明交流互鑑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586/
「互聯網+」的網路弘法思惟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呈現出多型態的創新,不再局限於依賴線下學修的一個資源分享平台,因而改變著傳統佛教以法師開示為核心的固定模式,進入了由使用者自主學習、問答與互動、虛擬實境等新的模式,而產生了網路弘法的思惟。佛教洞悉緣起法,其因果脈絡如網際網路,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而今「互聯網+」於二○一五年三月正式成為中國國家戰略,因此筆者試以「互聯網+」與人間佛教發展,從學佛生活化、網路弘法新常態「普門大開」、人的價值,探討網路弘法的可能思路。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477/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人類宗教文明的交流互鑑—比較宗教學的視角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佛教走出山林、融入都市和走向世界的弘法典範,在佛教弘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從比較宗教學的角度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藉現代科學技術和當代資訊技術進行弘法,形成了有別於其他世界宗教的較為獨特的宗教文化傳播模式。它與時俱進,卻又不故步自封,而是與其他宗教和諧共生,為世界宗教文明的和合圓融和交流互鑑提供了範例,也為佛教中國化提供了參考。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585/
第五章 多方位的弘法型態
/publications/2c65a9dc-7cdd-11ed-a0eb-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