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無盡天涯赤子心——淺議星雲人間佛教思想特質
星雲大師是當代人間佛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雖不是佛教理論研究的學者型高僧,卻堪稱獨樹一幟的佛教思想家。星雲人間佛教思想特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用佛法開啟人生智慧,強調生活即佛法,做人即做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遵循不變隨緣的中道原則,開展多方面的化世導俗的佛教事業;將漢傳佛教推向世界,在五大洲設立道場、組織國際佛光會,以實現佛化全球、法界圓融的最高理想。
慈心悲願,利樂人間——從「慈悲心」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
本文重點關注星雲大師關於佛教「慈悲」的理念,以此為切入點,探討星雲大師在推行人間佛教思想方面的實踐及貢獻。首先,對星雲大師的慈悲理念進行梳理,敘述星雲大師如何宣導佛教徒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以普濟眾生己任,以人間進取為目的來建設佛教;其次,介紹星雲大師如何以慈悲心關懷眾生、關懷社會,並如何通過文教、慈善事業來服務人間;最後,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架構及特點進行總結,闡述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關懷人間,利樂眾生,以悲智願行建設人間淨土,以慈悲喜捨實踐人間佛教。
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探析
作為當代人間佛教運動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星雲人間佛教關注社會現實,關心社會問題、心靈問題,對家庭問題也很重視。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以和樂愛敬作為指導方針,以責任的承擔作為最基本的要求,以溝通與同心、容忍與合作為處理家庭關係的主要法寶,以美滿幸福作為思想理念的踐行目標並通過合理的方式引導現代人們積極踐行和落實這些思想理念。
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財富觀
本文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關於財富的思想,大師從人間佛教的立場肯定了財富的價值,認為財富是生活和事業的基礎,指明了佛教所認可與不認可的財富,提出了佛教所認為合理的分配財富的方法,他還擴大和深化財富的概念,讓人們體認金錢以外的精神財富及心靈財富的重要性,他認為人間佛教應重新估定財富的價值。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財富觀,是佛教與當代生活融合的人間佛教的重要理論建設之一,對於佛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當代社會的發展是有益的借鑒,對當代人追求真正幸福美好的人生也是寶貴的啟示。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道思想研究
自從佛陀為世間宣說引向開悟的道路,佛教史中的高僧大德,無不對解脫道、菩薩道思想的建構有所貢獻。他們依據自身的理解與實踐,結合歷史語境與時代特點,不斷對佛陀所講、佛經所載的各種法的名相進行整合與重新詮釋。 星雲大師的講法中,常有對菩薩道中的諸法進行契合現代語境的詮釋。本文通過對歷史中從印度到中亞、漢地佛教的菩薩道思想發展脈絡進行簡要的梳理,以追溯星雲大師菩薩道思想的歷史來源。以這樣的系統為參考架構,本於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思想的概括,及對菩薩發心、四無量心、世間禪法、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四攝法、人間淨土等概念的解釋,力圖展現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菩薩道思想的詮釋特色,以及以方便智慧實踐菩薩道以達到人間淨土的實踐情懷。
人間佛教思想溯源
人間佛教的理念從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太虛、法尊、印順等長老宣導並推行,逐漸成為海峽兩岸佛教界所共同推崇的佛教思想。星雲大師積極奉行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在理論與實踐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何處尋》一書在二十篇內容中以三藏教典為依據,分別從二十個方面與現實社會和人生作了較廣泛的理論結合。 本文則從原始佛教經典中總結、歸納出「一大宗旨」、「五大要義」,即佛教「利益世間」的宗旨,「善知世間、不厭世間、隨順世間、尊重世間、傳承世事」的五大要義作為對人間佛教溯源的初步探討,以此來進一步認識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以期對原始佛經中人間佛教思想做一番探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比較研究
在人間佛教的歷史上,太虛大師和星雲大師聲望最為卓著。他們都是偉大的佛教思想家,也是具有卓越實踐能力的佛教活動家。本文在中國革命和佛教革命的宏觀視野中,系統敘述了兩位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並從多個方面分析了其中的異同。文章認為,在民國佛教的譜系中,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在內在精神與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也都體現了中國革命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自由精神。
人間佛教全球弘化問題略論——以美國為例
背景與目的:筆者在佛光山澳洲與美國分別院服務近二十年後,深感人間佛教法義殊勝,然而當地人士接受佛陀教法速度遠不如預期。因此,隱藏於授與受兩者之「鴻溝」,是值得進一步探討議題。 研究方法:其一:以電子檔案問卷調查表,電郵到佛光山美國各分別院,請當地出家僧眾填寫 (76%)。其二:以紙本問卷調查表發給曾服務於過美國寺院,但現今人住台灣出家僧眾填寫 (24%)。將所得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逐步歸納影響佛教本土化因素。 研究結果:接受佛法西方人士近五年來有成長;中華文化活動與禪修是吸引本土人士走入寺院最佳方便法;外語能力是弘法人員最需要加強弘法技能;中西文化差異是佛教本土化最大困難之一。 結論與建議:為加速佛教本土化,加強弘法人員外語能力外,可透過與當地美國文化專家學者交流,進一步全面解讀美國文化,藉以降低或消除「文化衝突」。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道次第思想研究
佛法以修證為本,人間佛教也不例外,道次第的建設可以說是人間佛教的基本任務。星雲大師大師弘揚人間佛教,本著契理契機的原則,努力建設適應現代社會的修道次第。強調先入世後出世的修行原則,並在這一原則下提出苦為增上緣並非真目的、先生活後生死、先結人緣後成佛道等修行方法,並將其貫徹於五乘佛法的道次第之中。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的禪學理念探析
「禪」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基本精神之一。對於禪的內涵、禪的智慧、禪的實踐以及禪的目標的解讀,構成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論的重要內容。因此,通過探究星雲大師對禪的內涵,禪的智慧,禪的實踐以及禪的目標的闡述,明晰星雲大師的禪學理念,可從一個側面展現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理論內涵及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