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為自己懺悔,為他人懺悔——星雲大師論經懺佛事
為自己懺悔,為他人懺悔——星雲大師論經懺佛事
經懺佛事是中國漢傳佛教的小傳統,是佛教深入民間的形式。但是在明代以後,經懺佛事出現了諸多的弊端:商業化的觀念損害了佛教教義的服務性與無價性,經懺佛事損害了僧才的人格與素質,同時也使佛教被誤解成度死的宗教。星雲大師認為經懺佛事無異於一場無形的法難,給予其以堅決的、有力的批判,同時,仍在其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體系中為其保留一席之地,認為其有殊勝的功德。大師還大大擴大了能懺之方法與所懺之內容。
內在超越與完全他者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質及其他
隨著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西方現代化模式將在全球複製的樂觀主義理念破滅,代之而起的是對現代化全球發展的不均衡性、異質性的研究和多元現代性的模式的建構。多元現代性的支持者們又紛紛回到軸心文明尋求資源。 星雲大師認為,人間佛教是回歸佛陀的本懷,關懷人間,關懷內在,並在現代性精神的視野下重新闡釋自己的超越性面向,即從佛陀實體化、神化的超越維度轉向現代人自我解脫、自我提升、自我淨化的超越維度;並在此詮釋下,重新建構內在―人間與超越互動的理論實踐模式,即眾生的解脫是在其不斷的自我覺悟與持續的度眾實踐中即此實踐過程而實現的。在此過程中,依據人人都有佛性,遵循佛陀三法印、緣起、因果等教導,自覺自己的本來面目(清淨佛性)保證了隨機度眾具有神聖性而不流於庸俗化、世俗化;而隨機度眾、不捨一切法的修行則是眾生獲得究極解脫的必備且唯一資糧。 在論文的最後,筆者表達了對於內在超越作為解脫、超越的唯一模式的隱憂。
歷史義理 相得益彰――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說人間佛教代表了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形態,代表了漢傳佛教未來的走向,代表了與日本批判佛教以及歐美參與佛教有著重要區別,但同屬佛教現代轉化過程中重要的表現形式,教界學界恐怕都不會再有異議。同時,雖然有此共識,但無論從一百多年來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進程而言,從一百多年來為佛教現代化努力的眾多僧信大德而言,還是從現代人間佛教各道場的實際發展狀況而言,甚至從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趨勢而言,人間佛教的理論建構、未來的實踐發展以及研究都仍然是多元的,因此「人間佛教」這一概念都更加描述佛教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各種現代化的形態、各現代化的道場所建構的理論以及實踐形態之間,擁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而不是指現代佛教明確擁有著共同的現代實踐形式或共同體現了一定的佛教義理。一方面,多元的人間佛教格局的發展方興未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學界對於人間佛教的研究也呈現出多元的格局,無論對於人間佛教發展過程中各位僧信大德的專門研究,還是對現代著名的人間佛教道場的研究,成果都非常的豐碩,出現了多元的解釋模式和詮釋取向。
菩提心則忠義心—儒佛結合與台灣「人間佛教」
韓國彌勒信仰的開展
均如大師華嚴學全書解題
總序
2013 年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策畫的「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每年三月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 仔細想起我和佛教學術的因緣,最早開始於1977 年,成立《佛光學報》,歡迎佛教學人發抒高見,共同來莊嚴佛教思想。1982 年,韓國「大韓傳統佛教研究院」的院長金知見博士,想來佛光山舉辦第五屆的「國際佛教學術會議」,我一向歡喜助人善事,也鑑於推展國際佛教的重要,就欣然同意。
總序
2013 年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策畫的「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每年三月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 仔細想起我和佛教學術的因緣,最早開始於1977 年,成立《佛光學報》,歡迎佛教學人發抒高見,共同來莊嚴佛教思想。1982 年,韓國「大韓傳統佛教研究院」的院長金知見博士,想來佛光山舉辦第五屆的「國際佛教學術會議」,我一向歡喜助人善事,也鑑於推展國際佛教的重要,就欣然同意。
總序
2013 年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策劃的「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每年三月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 仔細想起我和佛教學術的因緣,最早開始於1977 年,成立《佛光學報》,歡迎佛教學人發抒高見,共同來莊嚴佛教思想。1982 年,韓國「大韓傳統佛教研究院」的院長金知見博士,想來佛光山舉辦第五屆的「國際佛教學術會議」,我一向歡喜助人善事,也鑑於推展國際佛教的重要,就欣然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