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與生活
國際佛光會自創會以來,每年都會固定在世界各地召開一次理事會議,今年是由南非約堡協會承辦;因為這樣的因緣,所以今天大家不遠千里從世界各地齊聚到南非來,首先僅代表約堡協會歡迎大家。 南非是非洲五十三個國家之一,位於非洲的最南端。提起非洲,它不但是世界最古老的陸地,也是人類的發源地。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到種族紛爭、政治不安、環境髒亂、社會落後、氣候炎熱、人民知識水準低落等因素影響,因此非洲一向有「黑暗大陸」之稱。尤其自從三十年前第一宗愛滋病例在非洲發生,目前全世界有三千六百萬愛滋病患,其中二千五百萬人在南非。 由於愛滋病肆虐已嚴重威脅到人類未來的生存,因此有人預言:人類從非洲起源,也可能從非洲毀滅!面對這樣一個令全世界人類同感憂心的問題,誠如一九九九年在南非召開的全球愛滋病會議中,與會專家針對「如何防治愛滋病」的議題,進行討論後,大家一致表示:唯有宗教能解救人類此一浩劫,尤其佛教的戒律,更是根絕愛滋病的不二法門。
佛光山模式的親緣性個案研究—以成都普照寺為例
本文從佛光山與普照寺的親緣性入手展開研究。在第一部分,文章結合過往學術研究,從領袖、組織、聖所、傳播系統四方面,重新釐訂剖析了佛光山模式。在第二部分,文章通過歷史梳理以及田野數據再現了普照寺受到佛光山影響,而展開都市文化弘法行動的緣起、經過、實際呈現與當下收效。在第三部分,文章從佛光山模式出發,給出普照寺未來發展的具體建議。最後,文章通過分類,反思當下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實踐研究,再結合本文為例,提出第四類研究的設想。
印度佛傳圖的象徵藝術
佛一生的事蹟,被印度的藝術家及佛教的僧侶們,雕刻描繪在寺院石窟之中,具有長達一千多年的歷史,可追自西元一、二世紀的印度貴霜王朝(Shunga) 到九世紀末的帕拉王朝 (pala)。佛傳的主題深深地吸引著藝術家們,如像當時佛教的信眾,對於佛教犧牲奉獻的熱誠,佛教藝術的盛況就像這豐富的遺產般瑰麗奇偉。藝術家和僧侣們從早期佛教文學中文學尋找題材,雕刻描繪在佛塔浮雕或石窟壁畫上,使整個佛教藝術呈現磅磚的氣勢。
星雲大師的家庭倫理觀
星雲大師是當今世界知名的宗教家。因為對佛法的虔誠信仰和對人間佛教思想的不懈宣講,大師在許多社會現實問題上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對於家庭倫理問題,大師主要從父母與子女關係、婚內外男女關係、個人與社會關係等三方面做出重要開示。從中可知星雲大師的家庭倫理觀具有如下特點:一、儒佛倫理的結合。二、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三、弘法與利生的結合。四、慈悲與中道的結合。
祈願的演變發展與反思
祈願從古至今一直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傳統的祈願是人與神之間的一種契約關係,有繁複的儀式和虔誠的信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路祈願開始風靡。網路祈願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祈願本身的神聖性和信仰也逐漸消解,從中不難看出當代人精神價值的喪失。星雲大師的《佛光祈願文》不僅保留了傳統祈願中的「為大眾、國家、世界」的利他精神,更適應了當代人的需求。因此,本文以《佛光祈願文》為依託,思考網路祈願的缺失,是有重要意義的。
真誠的告白,殷殷的叮囑
大師弘法七十餘載,長於筆耕,內容包括講經、談禪、說偈等。講經、談禪、說偈,一直是禪宗大德弘法的主要方式。星雲大師是近當代弘法特別出色、特別奏效、特別善於啟迪人和接引人的一代大德。多年來以文字般若接引了無數大眾,這些好書收錄為《星雲大師全集》,實在是廣大讀者的福報。大師這些傳世佳作,文筆簡潔流暢,內容深入淺出,讓人讀後眼前一亮、大有啟發,是追隨大師實踐人間佛教信眾極多的一個原因。
歡喜與融合
在我們步上世界舞台的時刻,呈現給世人的必須是一個歡喜的團體,也是一個融和友愛的組織,所以將這次大會的主題定為「歡喜與融和」。 過去,佛教常常給予人們以消極、悲觀、厭世的錯覺,加上深山苦修,導致了佛教的積弱不振。誠然,佛陀慈悲教誡:世間是苦、空、無常,但他同時也指示對法樂喜悅的追求。因此現世悲苦的現象,只是用來指點迷津的教示,佛教的真相是禪悅與法喜。佛教有慈悲喜捨的內容,有利樂人間的聖道,有極樂淨土、琉璃世界的美妙樂悅。凡是在佛法中有體驗證悟的人,總是歡呼著:「法喜!解脫!禪悅!安樂!」在在表現佛教導人歡喜、令人快樂的實情。
編輯序
佛教傳播過程中,由於風土民情、文化交融、經典翻譯等各種原因,致使人們對於佛教的教義理解和詮釋產生歧異,而有大小乘佛教解脫道、菩薩道的區別。不僅如此,誠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指出:二千多年來,傳統的佛教給人有種種訛誤印象,如:附佛外道、假傳佛意者,披上了神仙鬼怪的外衣,甚至一些迷信的言論,像看時辰、看風水、看地理、抽籤、卜卦等等,幾乎成為迷信的佛教、以神鬼為主的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