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累累碩果
《星雲大師全集》在中國大陸以簡體字出版,是二○一九年中國佛教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我有幸獲贈一部,粗略翻過,歡喜無量。《全集》第二十一冊《佛教•人間佛教》,是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重要表述,雖然其中的大部分內容我以前都拜讀過,但重溫一遍,頗多感觸,深受啟迪。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情」觀念發微
當前人類似乎面臨著「無情」困境,許多學者開始轉向「情」的研究。「情」是有情眾生的基本特徵,傳統佛教的超越境界存在去「情」現象,人間佛教卻提倡要重視人的情感、珍惜世間的親情和愛情,這通常成為人們判定人間佛教世俗化的一個重要根據。考察星雲大師「情」觀念的內涵有助於理解人間佛教的人間性、生活性;考察其實踐則可以挖掘他為人間佛教的發展所貢獻的具體思想價值。本文通過對大師「情」觀念內涵及實踐的研究發現:重視世俗之情是中道生活的必然取向;情的轉化、昇華是菩薩道的必然要求;「情」觀念的實踐是人間佛教的活力所在。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的現代化研究
本文使用宗教現象學研究奠基者布里克(C. Jouco Bleeker)的宗教現象學方法研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的現代化問題。布里克通過研究宗教的理論含義(theoria)、自身邏輯(logos)和實現(entelecheia)把握宗教的內在本質和現實中宗教的外在形式變遷。本研究將「菩薩教法」視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核心,而「菩薩」又是「菩薩教法」的核心概念。通過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理論(theoria)中「菩薩」的相關概念論述來揭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菩薩特點。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修學實踐的進路: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顯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修行進路現代化的內在邏輯(logos),以現代化實踐維度的實現(entelecheia)突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現代化菩薩行的維度、標誌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持續發展的動力。通過這三個中心範疇的聯繫整體顯現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菩薩教法的現代性轉化。
正法重輝的曙光——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的融和發展及其所面臨的幾個問題
眾所周知,人間佛教是近現代以來中國漢傳佛教領域出現的一種新的佛教理念與實踐運動,並在當代大陸和台灣均獲得廣泛的共識和迅速的發展,尤其是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在台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在五大洲的漢傳佛教流行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佛教的一種全新氣象,標誌著一個新的佛教發展時代的到來。
論《佛光祈願文》對人間佛教思想的詮釋—兼論與敦煌願文的比較
本文以星雲大師所作《佛光祈願文》為基本研究對象。首先,梳理願文的產生過程;接著,依據《佛光祈願文》的內容,將它們分為:感恩式祈願、懺悔式祈願、讚美式祈願、儀式類祈願以及綜合類祈願等五類;然後,通過敦煌文獻中保存下來的願文,與《佛光祈願文》的比較研究,概括出《佛光祈願文》的四個特點:主題多元、內容豐富、思想純粹、主旨深刻;再次,歸納出《佛光祈願文》的三種基本範式,比較《佛光祈願文》與敦煌願文基本形式上的異同;最後,分析闡述《佛光祈願文》對「人間佛教」思想的詮釋。筆者擬通過上述五個角度對《佛光祈願文》的傳承、發展及其自身特點,作出較為系統、科學地探討。
僧團.教團.社團—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實踐機制研究
作為二十世紀以來「人間佛教」思想的重要宣導者與實踐者,星雲大師將佛教的現代化及其「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基於現代佛教社團的組織理念與運作模式,契理契機地建構為一種社會實踐方式,能夠有機地與其他社會系統進行理性互動,使「人間佛教」真實而深入地成為一種社會信仰方式。以此為基礎,本文以近代佛教改革思想為研究背景,梳理「人間佛教」從「僧團」—「教團」—「社團」為中心的現代佛教組織之歷史變遷及內在邏輯,運用宗教社會學的相關概念與方法,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中的實踐機制和「星雲模式」之基本構成,做出深入的分析與討論,揭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中,博大精深的佛教社會學理念。
談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論星雲大師人間性與超越性相結合的美學思想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強調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注重佛教文藝在弘法中的積極作用,故而星雲大師雖不曾有美學方面的著作,但其美學思想卻得以通過這些藝術活動而傳達。本文認為星雲大師美學思想具有人間性與超越性相結合的特點,其中,「人間性」是星雲大師對佛法人間性格強調的結果,具體表現為日常生活審美化以及道德化的審美取向。但是,星雲大師美學思想中的「人間性」特徵建立在佛教世界觀的基礎之上,在這一世界觀中,「人間」作為修行的道場,其最終目標是建立具有超越性的「人間淨土」,故而星雲大師美學思想中的「人間性」並非對現實中日常生活的簡單回歸,而是作為一種表象,在最終的審美境界中與「超越性」相結合,共同構成星雲大師的美學思想。
星雲大師佛教教育思想與實踐――以香港佛光道場義工教育為例
人間佛教是當代漢傳佛教發展的主流,星雲大師創立的佛光山是實踐人間佛教的典型代表。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思想運用到實踐之中,先後在世界各地建立分道場,革新佛教發展理念,拉近信眾和僧團之間距離,對人間佛教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本文以佛光山在香港的分道場――香港佛光道場為個案,結合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香港的社會處境以及道場的環境組織,通過分析道場的人員組織,教育活動課程的安排及考核方式,探討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教育思想,尤其是義工教育思想及實踐,從而進一步揭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教育的方式和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