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價值」能增加社會和諧嗎?
慈惠法師、主持人,來自兩岸的專家學長,還有這麼多這麼多我所熟悉及尊敬的法師,大家午安。我站著講,表示我還年輕,近二十多位專家學者來參加,年紀最輕的是尚老師,請舉手,在那裡?尚老師,您只有三十六歲,在南京大學教書,年紀最大是七十八歲,他站在這裡講話(高希均教授)。我也是南京人,我們兩個相差四十二歲。學問是年紀愈輕愈有活力,如果我講得不對,您可以幫我一些忙。
「星雲價值」能增加社會和諧嗎
我就說當年五四運動,一九一九年在北京發生的時候,提倡德先生與賽先生,一個科學,一個民主。沒有錯, correct,but incomplete (正確,但是不周延)。為什麼?另外二個名詞,一個叫經濟,一個叫教育,沒有放 進去。沒有經濟什麼都沒有,有了經濟實力馬上就要改良教育,有了經濟和教育才容易有科技,次序是應當這 樣的。如果一開始就是民主的話,其後果很難預測,所以經濟、教育、科技、民主的順序,應當是這樣的。
擴大僧團暨建立學術研究機制
將同一興趣領域的學者組成研究小隊,提供經費,舉辦固定例會,討論研究心得,一年兩年之後舉辦會議,發表成果,為佛教理論創造新面貌,殊為美事。學術界不乏會議之舉辦,但難有細水長流的深度交談,唯有在小團體內時常碰面,才能互相撞擊,創造新理論。
身貧未是貧,道貧無剩物—讀《貧僧有話要說》隨想
我對星雲大師書法藝術的再認識
我們都知道,文學藝術,尤其是詩歌、書法、繪畫、雕塑、戲曲等,對宗教的傳播,功莫大焉,他以大眾喜聞樂見、賞心悅目的形式美好的傳遞著宗教的精神和理念,又是那麼的可感可觸、富於表現力,佛教尤其重視並擅於運用文學藝術的形式來弘傳教理教義,也就是︽法華經︾中所說的方便善巧,從而也衍生了豐厚的佛教藝術遺存,蔚為大觀。在這一研究背景下,加之自身興趣的原因,我選擇了星雲大師的書法藝術,尤其是﹁一筆字﹂書法藝術進行了關注。自覺因緣殊勝,內心歡喜。
試析星雲大師弘化的特質
星雲大師一生弘法六十年,所關注的是:「提倡人間佛教,實踐人間淨土。」主張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其內涵與精神,即是佛陀出世人間的本懷,讓所有的眾生,都能成佛。實踐上,已把這種思想推展至佛光山全球的道場,於各種弘法活動中落實。歷代高僧皆為佛法的流傳,竭盡心力。星雲大師在弘化的過程中,是什麼精神、什麼特質,能有今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局面﹖筆者以鄙陋的見聞,試著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實踐的弘化特質。
星雲大師的講經說法藝術
我雖然對星雲大師瞭解不多,但最近三次有幸親臨現場,聆聽他的開示,讓我非常震撼。星雲大師以異常通俗、深刻、幽默、自然的語言,征服了現場的每一個人,無論是熟悉還是不熟悉他的人,都心生歡喜,受用無盡。如果當時空中掉下一根針,也一定會聽到它落地的聲音。為什麼星雲大師會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讓人屏住呼吸,全神貫注﹖這引發我們思考星雲大師的講經說法藝術。如果要評出當代佛教最具影響力的講經說法大師,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一個人,那就是星雲大師。我雖然對星雲大師瞭解不多,但最近三次有幸親臨現場,聆聽他的開示,讓我非常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