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共22筆結果:
歡喜、希望和信心—讀《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一點清思
/publications/5f58bb11-ad55-11ee-9c6d-c9de5a43d6bf/
不忘佛陀初心—讀《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有感
/publications/84fb1a28-ad58-11ee-9c6d-c9de5a43d6bf/
探討佛陀與阿羅漢住世人間的本懷——從《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申論之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123/
中道生活與人間佛教——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星雲大師畢生弘傳人間佛教,如今雖然年逾九旬但仍著述不輟。大師每一部佛學著作所述說的思想內涵,既有其一以貫之的基本思想—這一基本思想無疑就是「人間佛教」思想;同時,又各有其獨特的視角和特點。《佛法真義》(3冊)是星雲大師繼《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之後,最新出版的一部佛學著作。那麼《佛法真義》一書的獨特性何在呢?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1094/
中國佛教的新生典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讀後感
/publications/9826f7ca-ad55-11ee-9c6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的「人間性」與經典詮釋之間
在現代性脈絡籠罩下的當代人間佛教,雖一方面上溯佛陀的本懷即為人間佛教的起點,但無疑的也是對現代性問題之挑戰的回應,才有當代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運動的出現。本文從兩大點來說:一是由理解經驗現象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說「人間性」;另一則是藉由經典詮釋活動,以說明「人間性」在其中的展現,並同時指出佛教經典詮釋活動所需參照的原則。指出人間性即人是在任何差別乃至對立的現象「之間」,經由自覺的反省與問題的處理而展現,用佛教的概念來說,人間性即人對其處於緣起法之間的自覺與反省。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481/
在歷史與現代之間——讀《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星雲大師的新作《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出版,對於「人間佛教」運動作了一個思想史的定位與論述,應該說是漢傳佛教「人間佛教」運動史上,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論著和新的里程碑。此文是作者從近代漢傳佛教思想史的角度,略為談以下三點作者個人的讀書所感:1)人間性與「文明論述」、2)近代佛教的正統性與回歸源頭、3)學術的論證與宗教的體認。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210/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之人間性內涵芻議
/publications/1d433ab1-ad53-11ee-9c6d-c9de5a43d6bf/
在歷史與現代之間—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publications/3d504ac3-ad5d-11ee-9c6d-c9de5a43d6bf/
神祕帷幕的剝離與人間佛國的踐行—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之感
/publications/0b0985d8-ad56-11ee-9c6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