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人間佛教學,共1864筆結果:
佛手牽兩岸 雷音震五洲——星雲大師與法門寺
佛祖釋迦牟尼「示滅一百一十九年,天竺(古印度)有國君號無憂(阿育)王分遺形舍利」,岐陽重真(法門)寺乃其一也……千年之後,西元八百七十三年春,中國大唐王朝以「窮天上之嚴,極人間之煥麗」的國家行動,迎請法門寺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入京都長安供奉瞻禮,京寺三百里之間,數月之內道路車馬,晝夜不絕,沿途百姓跪拜,公私音樂驚天沸地;「天子頂禮,王公士民瞻奉舍利惟恐弗及……」。千年之後,西元二○○
/periodicals/1a9e2df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華嚴經入門》第五講:盧舍那佛的淨土
接著,《華嚴經》這部大型宗教歌劇拉開了第一幕第二場〈盧舍那佛品〉的帷幕,向我們展示了教主盧舍那佛如何成就其佛土世界。這一幕的開場講述的是,所有菩薩以及一切世界的王者目睹佛顯現的奇蹟,不禁凝神思索:「究竟佛的世界、佛的實踐,其內涵是什麼呢?」佛即刻洞察眾人的心思,於是自唇齒之間放射光芒,借助這片光芒的照耀,諸菩薩們的眼前示現出蓮華藏世界。
/periodicals/1c2a726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從《華嚴經》談星雲大師五和人生
/periodicals/6fe4a9b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彩繪大悲出相圖藻井
/periodicals/3269603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那些年,「信」手「苗」繪的青春
/periodicals/8901261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西昌寺/布帕亞塔
/periodicals/6edadac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馬來西亞首部雲水書坊
/periodicals/2186411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憶亡父
/periodicals/2ca9a9f0-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茶文學與佛意境的交融——唐宋茶詩的考察
茶是一種至為特殊的植物,可用作治病養生的本草,亦為涵養精神的飲品。唐朝蘇敬等編《新修本草》載:「茗,味甘、苦,微寒,無毒。……去痰熱渴,令人少睡。」佛教禁制飲酒,飲茶則具消解昏沉、清醒神思、寬胸解鬱的功效,助益修行用功。又唐朝陸羽《茶經》言:「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說明茶葉的特性相應於清心寡欲的精進品格。茶作為精神飲品,很早就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名茶好水多出寺院周邊;僧人種茶、採茶、製茶、品茶;文人雅士與學僧禪者以茶會友,茶成為一個很好的文學素材,及精神體悟的表達媒介,他們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詠茶文學。
/periodicals/152e454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以面識君,悲欣交集
/periodicals/4ad1593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