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以上座部佛教視角淺論「一念瞋心起」
在佛教中,「瞋」被視為三毒之一,是一種負面的心理狀態。瞋的表現形式多樣,不僅包括發怒和暴躁,還包括情緒低落或內心感傷。一般認為,瞋心的產生通常源於個人的欲望和期望未能實現,或感受到外界的威脅和侵害。然而,忽視瞋心者自身的「不如理作意」也是不應當的。本文基於上座部佛教阿毗達磨的視角,嘗試闡明瞋的特性、功能作用、表現狀態及導因,並結合當代心理和生理科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正確認識「瞋」對個人及他人所帶來的危害,以維持內心的清明安詳。
〈台灣佛教新史〉之七——清代改明鄭園邸為官寺及其倡建人物
清代寺廟分官寺、民廟與會館三類,官方審定通過後准予建設,清代治台初期最有名的三座官建寺院皆與鄭氏三代政權有關,依創建時間序分別為法華寺(原明末遺臣李茂春宅)、大天后宮(原寧靖王朱術桂宅邸)、海會寺(原鄭經北園別館)。 這三座原為官宦宅邸而被改為寺院,自然與鄭氏政權息息相關,清廷為消彌臺民懷思前朝之治理,特於治台初期將這三座宅邸改為道場。有清一代由官方主導建寺者多不勝數。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三章——教大圓環的弘傳和發展
佛教在整個印度半島乃至斯里蘭卡的傳播運動,令人感到震撼。然而,離開印度文化及其語言境域的佛教傳統,面臨更大的挑戰。藉由「大圓環」路線,佛教的思想與實踐傳播至距離印度數千英里之外的地方,商人必經的沿海與河岸一帶,皆是佛教拓展的新據點,致使這個佛教「大圓環」的弧線涵蓋整個歐亞大陸的東南部。「大圓環」的一部分由印度西海岸延伸至印度河谷,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盡頭到達塔里木盆地,最後抵達長安(今西安)地帶,這是一條超過4 千英里的陸路。而與海域相連的「大圓環」路線則始於印度西海岸,環繞半島和斯里蘭卡,沿著印度東海岸到孟加拉灣,再經由孟加拉、緬甸、馬來半島的海岸線向東延展,經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向北轉到東亞的中國、韓國、日本的港口。此沿海路圓環所串連的陸地與海洋,其周長加總起來足以環繞赤道一圈,其中曲折的海岸線長達2 萬英里,是陸路里程的五倍。
佛教生態倫理智慧的三大向度
佛教生態倫理智慧是應對當代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思想資源。相較西方生態文化多元思潮和中國本土儒道生態倫理思想,佛教生態倫理智慧在理論根基、核心原則等方面表現出獨特性和深邃性。深入研究和把握佛教生態倫理智慧蘊含或呈顯的三大致思向度即珍愛自然、慈悲平等、淨心淨土方有可能直面現實之生態困境,以實現其價值的真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三好」與個人命運
拙文〈創造人類眾生命運共同體:業報緣起論的觀照〉,論證了共業與別業關係與「惡必有惡報」,本文為其姐妹篇,與「三好」緊密連繫,旨在論證「善有善報」,及其與悲智雙修,改善別業,從而改善個人命運的關聯。社會行為分析把人的行為區分成由本能、習俗習慣、情感、理智驅動四大類,這一分析與業報緣起論相結合,充分揭示了其中除了悲心造善業、智慧成就善果之外,個人的日常行為大多皆是果報難以確定的無記業,又至少失誤了一次人生轉捩窗口,難怪命運多舛。運用智慧去改善個體命運,應在當下緊緊把握少年求學、青年求偶、中年成就事業、老年安詳捨離的窗口期,參與三好的過程也就是站在了善人、善知識及貴人聚集的路口,這些窗口路口看似平平無奇,卻關乎命運轉折,最宜珍惜。命運的「吉」,正是「三好」的好,衍為恰好,即中道智慧體現。「凶」,即「無記」難預知的災、病、禍等,其中由自然力造成之天災憑藉科學技術知識亦能消減,而要消減由人類眾生宿業造成的病、禍,且轉禍為福,只能靠悲智雙運,這就是好命所在。
「三好運動」之倡導與「政治和尚」之解疑
星雲大師於1998 年正式公開倡導「三好運動」,邀請時任副總統連戰先生共同推動。本文主要說明兩個主要問題:一是「三好運動」的倡導及其影響,其中論及近代最早提出「三好」的印光大師,其所述「三好」的內涵大抵配合念佛法門,希望信眾依此而增上,積累往生資。再者,闡述星雲大師對於「三好」的再詮釋與創新。「三好運動」在台灣社會已人人耳熟能詳,還在世界五大洲推展。「三好運動」從自身的修鍊,進而達到社會、國家的安定,引領我們邁向清淨的國土。 二是推動「三好運動」與政治關係解疑,其中論及邀請國家掌權者而引發的相關問題,無須諱言,即牽涉到「政治和尚」這種汙名化的問題。由「政治和尚」問題,反溯中國早期道安法師所言「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重新解讀,間中以智顗大師、宗密大師、太虛大師等人的例子作出說明,並重新檢討「政治和尚」此詞的內涵,解疑星雲大師是「政治和尚」的說法。
儒佛道三教關係與隋唐佛教宗派
隋唐佛教是中國佛教發展的繁榮和鼎盛時期,這特別表現在中國佛學思想的創新和中國佛教宗派的創立。隋唐佛教宗派的創立,既是漢魏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必然,也與隋唐社會環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關,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與儒佛道三教關係下,中國佛教發展的新成果。隋唐佛教宗派作為印度佛教中國化的成果,具有儒學化、道學化的特色,但從契理與契機的角度看,並不影響中國佛教仍然是「佛教」。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
佛教裡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法都是一門管理,幫助我們成就佛道、圓滿自覺。對年輕人來說,最好的學習典範,就是《華嚴經》中的有為青年―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當中,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上參考的,好比生活裡面的運用、做人處事的關係等,我以十點來貢獻給大家。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之三)
我在無意之間,寫了〈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文,最初只是想,我們出家人的信仰應該要淨化,發心要真誠,忍耐要加強。尤其,出家修道生活中,要有「為了佛教」的觀念,養成關懷信徒的習慣,要「嚴以責己,寬以待人」,要全力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要與人為善,要從善如流等,做一個稍微像樣的佛弟子。
「覺悟」與「三大轉向」——〈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解讀
本文係筆者在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上的發言〈全球弘揚人間佛教的優勢在哪裡?〉之續篇。星雲大師〈我對人間佛教的體認〉一文雖短,卻是年屆九旬之時,對自己一生倡導與踐行人間佛教的總攝,含蘊極豐,多言常人之不敢道。筆者經進一步研學,謹依據佛教根本義理,綜貫地加以詮釋。為使相對於佛教信眾而言的更廣大的讀者也能理解,在此之前,有必要把宗教學的基本概念如「信仰」、「自我」、「神聖性」等作一梳理。因為顯然,中文話語系統中依據星雲大師之論述,與西方主流話語系統中依據對基督教與原始宗教的研究所推衍出的一般認知之間,存在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