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蔡孟樺主編,共2954筆結果:
大家都要活下去
/periodicals/28a5877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中西文化交融下的超然與厚重——讀何山《西域文化與敦煌藝術》
/periodicals/2a7903e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痛了,自然就會放下
/periodicals/3771540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疫情恐慌下的人類社會
/periodicals/fcca9f0a-52a6-11ee-893f-c9de5a43d6bf/
菩提樹下的正覺者—感念佛誕
/periodicals/82bda5d4-10c2-11ed-ae6c-c9de5a43d6bf/
與大自然共存——日本「沉下橋」的啟示及其他案例的反思
/periodicals/770305a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當下悟道」與「給人接受」
/periodicals/51ce31bb-10c6-11ed-ae6c-c9de5a43d6bf/
當代漢傳佛教中菩薩戒與毗奈耶的相容性——兩岸比較研究(下)
菩薩思想自中世紀以來就穩步發展,成為漢傳大乘佛教的主要特徵。承襲大乘佛教傳統的比丘和比丘尼在三壇大戒戒會中也會受持菩薩戒;換言之,兼受菩薩戒與比丘/比丘尼戒兩種律儀,是大乘佛教出家僧人的顯著特徵。這一情況延伸出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中國僧侶對於菩薩戒的認知、理念及其相關實踐為何?雖然這兩個地區根源於相同的漢傳佛教傳統,修行、實踐方式等仍有些許不同。再者,這項長期、跨兩岸的比較研究,也揭示佛教戒律與菩薩思想之間潛在的矛盾與衝突。
/periodicals/5ffc177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
/periodicals/760062a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友誼觀下的融和共生——世界神明聯誼會的宗教交流新面向
在宗教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等普世宗教多元的呈現,由宗教所形塑的文化,也在同一時空中相互激盪,其間信仰型態的差異,教義教導取向的不同,信受奉行的傳統表現,世俗價值與神聖價值交會的歷史經驗的時空限制,在在造成宗教間的扞格與不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緊張,乃至宗教的衝突與歧視。後殖民的時代,因殖民母國利用宗教信仰進行分化的統治,在戰後獨立建國後,加劇宗教的衝突,甚至暴力和戰爭。
/periodicals/18e1d7c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