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星雲大師,共626筆結果:
星雲大師般若思想略論
星雲大師非專弘般若學者,但般若學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中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星雲大師之般若學屬於「人間佛教之般若學」,其根本性質為以「般若」為「人間佛教的慧學」的基礎。本文在敘述星雲大師般若學的基礎上,從六個方面敘述了星雲大師般若思想的要義。
/periodicals/61b3d9b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的「真心觀」
「真心」思想是印度佛教如來藏心性理論發展到中國後的產物。一般而言,如來藏思想是在部派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礎上孕育而出,興起於初期大乘到晚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發展流變中,即公元三世紀左右。在隨後的發展中,如來藏思想漸與唯識理論相融合而失去獨立地位,傳至中國的正是帶有融合色彩的如來藏學說。
/periodicals/2a3cf07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我所認識、理解的星雲大師
/periodicals/42c2aaa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我慢慢走近星雲大師
/periodicals/42eeeac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淺談星雲大師的生死觀
生死問題是人們歷來關心的重大問題。我們從何而來?死後至何所?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生死?如何超越生死?這一連串十分玄妙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於人生的思考。在中國,儒、釋、道三足鼎立,儒家慎言生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生死之事,大都由釋、道二教進行解釋。佛教提出了一套對於生死的看法,希望能夠引領迷人超脫生死的藩籬,獲得解脫。佛陀當初的覺悟,是在覺悟四諦、因緣下成就的,故佛教生死觀和十二因緣說、輪迴說、涅槃說的關係十分緊密。
/periodicals/85e3ba3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的「大師精神」
/periodicals/51e1196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我與星雲大師的相遇
/periodicals/423a40b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追悼文
/periodicals/4de50bbe-ef03-11ed-8eb3-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與寒山寺的法緣
/periodicals/28953c34-ef0f-11ed-8eb3-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是演說家
/periodicals/01d99000-ef0a-11ed-8eb3-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