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青年,共52筆結果:
青年星雲與戰後台灣佛教―以《星雲日記》所述第二屆中佛會全代會為例
戰後台灣佛教,隨著大陸緇素來台,進入一個新的變局。中國佛教會(以下簡稱中佛會)於1950 年在台復會,在戒嚴時期壟斷管理佛教的權力,成為台灣佛教的最高組織。1952年首度改選,舉行第二屆全代會,以解決組織的法理問題,並進行權力重組。年輕的星雲大師(下稱青年星雲)參與了此次二屆中佛會全代會,於會議結束後,在其日記裡記錄了參與歷程,是與會者的一手資料。透過他敏銳的筆觸,可知當年修法角力之情況與核心權力轉移之變動。青年星雲於關鍵時刻,挺身化解背離僧事僧決的修法危機,有至為出色的表現。二屆中佛會全代會的結果,象徵中佛會來台復會後,組織初步盤整有成,為日後發揮主導台灣佛教全局奠下立穩腳跟的基石,《星雲日記》為此一盛會留下重要的歷史見證。
/periodicals/17c7b191-fa52-11ef-abdb-c9de5a43d6bf/
台灣戰後佛教文學《玉琳國師》之研究
《玉琳國師》是一本以文學筆法所創作的高僧傳記文學,以清朝順治皇帝國師──玉琳通琇的一生貫穿全文,以千金小姐點出玉琳的有情觀與修行觀。此書是星雲大師於1953 年2 月到1954 年10月在《人生》雜誌上的連載,出版為1954 年5 月20 日,共計連載18 個月,從第一篇刊登到出版,僅花16 個月的時間。由於小說劇情生動,文筆流暢優雅,一時名噪教界文壇,使星雲大師贏得佛教界的「文藝明星」稱譽,而此著作亦成為星雲大師青年時期的重要文學代表作。
/periodicals/51abd89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乘願再來的菩薩
/periodicals/30b93f1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講故事的大師與變魔術的青年
/periodicals/0e5e637e-ef12-11ed-8eb3-c9de5a43d6bf/
焦窗隨筆:新時代與僧青年
/periodicals/41ae4c6c-5235-11ee-b190-c9de5a43d6bf/
佛教靠我
/periodicals/30a1715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論朱元璋的佛教管理思想
明太祖朱元璋與佛教佛教關係密切,青年時曾出家為僧,即位後亦頗禮佛教。《明史》云:「至正四年(1344),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逾月,遊食合肥⋯⋯凡曆光、固、汝、潁諸州三年,複還寺。」
/periodicals/5959a35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焦窗隨筆:覺悟吧,青年們!
/periodicals/ea24368e-5235-11ee-b190-c9de5a43d6bf/
喚起僧青年共同救國
/periodicals/f91e58b6-8a1f-11f0-9f48-c9de5a43d6bf/
憶星雲大師給青年的兩次回答
/periodicals/50c3a571-ddcc-11ee-88bc-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