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夢想與現實
女性的覺醒
本文摘自星雲大師著作《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其中一章,大師指出,現在是女性覺醒的時代,《妙慧童女經》印證了修行無分男女,只要有承擔的勇氣和決心,人人都可以成就。
《維摩詰經》的社會管理學
佛經中最具代表的居士大德,就屬《維摩詰經》的維摩居士了。他住在印度的毗耶離大城,是一位政商關係很好的大企業家。老維摩為人幽默風趣,長於口才,善於方便說法,在語默動靜之中,就自然的將佛法帶給大家;他正直、勇敢,樂善好施,歡喜幫助貧民百姓,關懷弱勢團體;他不求回報,不自私、不貪求,只想給人一些幫助,因此,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與喜愛,尊稱他為「大士」、「菩薩」。老維摩對於人世間的人情管理、人事管理,很有這種專長,也樂意幫助他人怎麼來處理面對,現在就把維摩居士對於社會管理的善巧方便,為人的一些趣聞,介紹給大家認識,這一位佛陀時代的居士菩薩。
泰山普照寺師承宗派研究
泰山普照寺為岱陽乃至泰山地區著名的千年古剎,目前遺存元代經幢、明清碑刻、清代鐵鐘、清代鐵香爐等金石題銘,記錄了其間部分時間階段的佛教宗派字輩。雖然這些紀錄尚不能完全呈顯歷史真實的面貌,但在某種程度上還原了普照寺的佛教宗派。對於泰山普照寺佛教宗統及字輩,現在學界尚無完整的分析論述。本文結合史志文獻和實地考察現存相關金石材料,對泰山普照寺僧人的宗統和法統關係整理總結、歸納先後的師承關係,並對其曹洞、 臨濟兩宗的存在時間及轉宗時間節點進行分析,指出泰山普照寺曾經存在曹洞及臨濟兩宗的傳播及轉宗。
家
生活與般若
世間什麼都是般若,什麼也都不是般若。比方念經、拜佛、修行,都是般若的顯現,但是當我們念經拜佛時,妄想紛飛,妄念不斷,那念經拜佛就不是般若了。罵人、打人,是很粗魯、很不應該的行為,可是老師、慈母,他本著愛心、慈悲心打他的學生,罵他的孩子,希望他成長;如此罵也好,打也好,也未嘗不是般若。
荷葉田田
談禪
「禪」發源於東方,盛行於東方。但是現在,禪學不再只是東方的專利品,它在西方已引起普遍的重視。譬如美國很多大學裡也設有禪堂,禪堂已不再為寺院所特有。甚至連太空人要登陸月球時,也要用禪的精神來訓練。可見「禪」在現代世界裡,占有相當的分量。
談達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