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絲綢之路,共22筆結果:
連雲港佛教文化與藍色海洋文明
一直保存幾千年的文化積存,具有豐富內涵的連雲港歷史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值得我們重視,但對外來的佛教文化與連雲港文化的關係,特別是佛教在東漢傳入這一地區,被視為中國佛教的「海上釋源」,至今還沒有找到具有充分的說服力文字材料。連雲港的行政地域一直都在不斷變化,乃至政府的管控範圍不斷在調整,先後與江蘇、山東、安徽等地涉及,說明這一地區在宗教與文化上始終顯示了不同齊魯文化、吳文化、金陵文化、徽文化等各種地域文化混合的情況,眾多的各種文化內容組成了繁密的平面加立體的大文化現象。連雲港三面環海,一面靠山,是絲綢之路的陸海交匯之地,被看作是從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到現代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最突出、最明顯、最值得重視的是海洋背景的海洋文化,藍色海洋鑄成了當地的底色文化。
/periodicals/9d3e9435-9ccc-11ef-be7a-c9de5a43d6bf/
扶南《寶雲經》與海洋文化
扶南是中世紀東南亞的南海大國之一,也是與中國佛教文化交流的重鎮。兩國既有官方的交流,也有民間來往,其中佛教文化是兩國交流基礎。從南印度乘船到中國,扶南是必經之路,也是重要中轉站。許多印度僧人帶著經典到中國,再將經典譯出,豐富了中國佛教內容。《寶雲經》是來華扶南僧人曼陀羅仙在中國譯出的經典,是海上絲綢之路交流成果。該經在中國曾經有過數個譯本,對大乘佛教在中國傳播起到過一定的作用。
/periodicals/0d6cfca3-520e-11ee-b190-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