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佛學院,共31筆結果:
守住靜默
/periodicals/2fa7f60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
星雲大師是台灣佛光山的開山,是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創立者,是具有全球聲望的當代佛教導師。大師祖籍江蘇江都,1927年生,十二歲在棲霞寺出家,1949 年渡海來台灣,1967年開始創建佛光山道場。自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迄今,大師弘法已近七十年。今屆九十嵩壽,仍自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以弘法為家務。
/periodicals/86d26009-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佛學院的點石生活
/periodicals/2581a7b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趙樸初佛教文化論思想研究
趙樸初(1907-2000)作為中國佛教界著名領袖,不僅在於他對佛教卓越的貢獻,還在於他提出了諸多影響中國佛教走向的著名論斷,如:「一個思想三種傳統」、「佛教是文化」、「佛教六性」、中國佛教的「三性說」與「三化說」、「中日韓佛教黃金紐帶」等等。這些論點引起當代佛教相關人士的激烈思考與持續回應。
/periodicals/65cfa3c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還俗
/periodicals/3a51e92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參學瑣憶》序
我記得在佛陀紀念館落成之後,幾乎每一年閩南佛學院的院長則悟法師,都會率領學生前來參學。每次來之前,也都事先邀約我和他們的學生講話。過去,我曾為一些法務到泉州訪問,途經廈門,他也會邀我到閩南佛學院和學生們見面。因此,彼此來往的因緣很深。這樣的情況,讓我想起七十年前我出家不久,師父們都經常鼓勵我們到各大叢林寺院參學,或者到各個長老大德那裡請他們開示,名曰「親近善知識」。
/periodicals/21b8c2c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金庸: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periodicals/397dc5f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葦岸:精神的聖徒
/periodicals/763c332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忽然想起懷素
/periodicals/33fb66e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瑣憶
/periodicals/2372769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